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主旋律影视剧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力提倡和扶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影视剧。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旋律影视剧对于确立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波诡云谲,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花样繁多,程度各异。文化是人类表达思想意识的工具,是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影视剧在思想文化、文化传播领域,以其独特的文艺特质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主旋律影视剧已成为表达主流意识形态最重要的艺术类型之一,在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学界对中国主旋律影视剧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经验和规律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发挥中国主旋律影视剧的意识形态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综合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与影视文化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影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主旋律影视剧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依据、实践经验、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资料甄别、基本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阐释了主旋律影视剧能够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依据,以及蕴含引领大众信仰、建构公众认知、显示国家软实力等意识形态功能。其次按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惯例回眸中国主旋律影视剧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历程,总结提炼了建国以来,中国主旋律影视剧表达主流意识形态所取得的经验与成就,分析了当前面临的艺术形式僵化、受众范围狭窄、表达流于媚俗等问题,再次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主旋律影视剧发展存在着教育性与多样性、艺术性与商品性、创新性与接受性辩证统一的内在矛盾。最后针对中国主旋律影视剧如何完美表达意识形态的实践,提出坚持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主旋律影视剧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性,坚持主旋律影视剧艺术性的凸显,坚持大规模搭建大众性接受平台的完善对策。优秀的主旋律影视剧,可以表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会以其特有的形象和强烈的艺术性使观众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