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氮平是新一代抗抑郁药,在疗效,副作用等方面具有全新的特点。它由荷兰欧加农(Organon)公司研制并于1994年上市,1996年获得美国FDA认可,已在70多个国家临床使用,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国内有关合成米氮平及其中间体的报道。因此,研究它们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着重研究了米氮平中间体2-苯基哌嗪,1-甲基-3-苯基哌嗪,1-(3-羧基吡啶-2)-4-甲基-2-苯基哌嗪的合成。目标产物通过IR和HNMR图谱分析验证。
金属还原剂还原法合成2-苯基哌嗪,是一条可行的化学合成路线。以3-苯基-2-哌嗪酮为原料,经氢化铝锂还原得粗品2-苯基哌嗪,再经分离,提纯得到产品,反应总收率达到63.5%。
3步法合成1-甲基-3-苯基哌嗪。以N-甲基乙醇胺和环氧苯乙烷为原料,反应得到N-(2-羟乙基)-N-甲基-α-羟基-β-苯乙基胺,经氯化亚砜氯化生成N-(2-氯乙基)-N-甲基-α-氯-β-苯乙基胺,再经氨水闭环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甲基-3-苯基哌嗪。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探索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及溶剂的用量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总收率36.2%。该法具有所有反应均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所用原料价格便宜等特点,为1-甲基-3-苯基哌嗪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2步法合成1-(3-羧基吡啶-2)-4-甲基-2-苯基哌嗪。以1-甲基-3-苯基哌嗪和2-氯-3-氰基吡啶为原料,经脱卤缩合得到1-(3-氰基吡啶-2)-4-甲基-2-苯基哌嗪,通过与草酸成盐得到其化合物的草酸盐。再采用氰基的碱性水解法,得到1-(3-羧基吡啶-2)-4-甲基-2-苯基哌嗪。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探索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总收率44.5%。
三个中间体的成功合成,为进一步合成米氮平原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