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舱推进器中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吊舱推进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船舶电力推进方式,得到了国际造船界和航运界的高度重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的结构,分析了这种结构与传统电力推进系统相比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分别建立了船体、螺旋桨和推进电机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考虑吊舱影响时三者的能量关系和相互影响,并且对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随着永磁材料的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开始应用于电力推进领域,在以往的永磁同步电机推进系统中,大多采用矢量控制方式进行调速,但是矢量控制的算法比较复杂,而且控制性能易受参数变化影响。直接转矩控制是继矢量控制之后被普遍看好的一种交流调速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个别型号的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已经开始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方式。本文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定子磁链漂移及其补偿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转矩直接控制系统中各个子模块的功能和具体的实现方式,提出了一套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这套方案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最后重点讨论了永磁同步电机无机械传感器调速系统的实现,提出了一种以直接计算法为基础的改进型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角速度观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 本论文开展了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和永磁同步电机转矩直接控制的探索性研究工作。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积累了一些的经验,为课题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硫化氢(H2S)是SF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故障导致SF6气体分解产生的关键特征组分之一,能有效的反映绝缘故障的严重程度及故障是否涉及固体绝缘材料。对SF6故障分解气体中H2S组分的含量进行精确定量检测,能够为采用SF6分解组分法进一步判断设备内部绝缘故障类型和故障严重程度、评估设备内绝缘状态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对确保SF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悬臂梁增强型光声光谱(CE
六氟化硫(SF6)气体分子结构独特,绝缘灭弧性能优异,作为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绝缘介质,在电力行业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被广泛采用。在GIS长期的运行过程当中,其内部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可避免潜伏性绝缘缺陷往往导致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或局部过热(Partial Overheating,PO)的发生,使得SF6气体发生
覆冰导线舞动现象会发生多方面的危害,对于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对于防舞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选取设计的防舞器和分裂导线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不同防舞机理,提出一种分裂导线防舞器,利用单导线模型代替分裂导线,使模型得到简化,推导了在垂直和扭转两个自由度方向下覆冰四分裂导线和防舞器的动力学方程。(2)数值模拟研究了防舞器和导线运动的动力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电动汽车将越来越多的接入配电网,为社会公众带来综合效益的同时也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智能电网和V2G(Vehicle-to-Grid,V2G)技术的发展,在满足电动汽车用户日常使用的前提下,利用V2G技术可将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电源,在负荷高峰时段向电网放电,能够改善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为电网可靠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V2G技术的
学位
负荷模型的准确度对电力系统仿真的有效性影响很大,但是建立反映实际负荷特性的负荷模型目前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这主要是由于负荷的组成、大小与特性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