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明婷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110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植物类药物治疗本病的研究还在探索中。希明婷(Ximingting)系从黑升麻中提取的以三萜皂苷为主要成分的植物类药,本研究通过对希明婷治疗圈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疗效的观察,进一步探讨此药相对于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山东省立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所有病人符合入组条件,患者年龄42岁-58岁,平均49岁。给予希明婷治疗,每天2次,每次1片,连续服用3个月并填表随访观察,填写Kupperman Index(KI)和Menopause Rating Scale(MRS)量表评分,对比用药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E2,FSH)、空腹血糖(BG)、肝肾功检查(GPT、Cr)、脂代谢(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骨密度(BMD)的变化。同时进行盆腔子寓附件B超和乳腺B超、乳房触诊、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等。结果:1.患者用药前、后血E2水平、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用药后空腹血糖(BG)与用药前相比有明显降低,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3.脂代谢(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中TC、TG含量较用药前降低,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LDL较用药前降低,HDL较用药前升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4.用药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5.用药后骨密度较用药前升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6.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7.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5.8%,Kupperman Index(KI)及Menopause Rating Scale(MRS)量表评分用药前后差异显著(P<0.05);8.治疗前、后的宫颈涂片均未发现有不典型增生细胞及癌细胞,用药过程中未出现头痛、水肿、阴道不规则流血及乳房包块等。结论:希明婷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发现,该药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但不升高血中雌激素水平,故对乳腺、子宫内膜的刺激不大,较为安全,减少了因用雌激素出现的子宫异常出血、乳房胀疼、头痛、水肿、色素沉着等副作用,避免了因长期应用雌激素发生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风险,特别适合于有雌激素使用禁忌证和对雌激素使用有顾虑的围绝经期妇女;希明婷还可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密度,减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同时改善体内脂代谢水平,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减少动脉硬化的程度,用药期间及用药后观察其不影响肝肾功能。故希明婷既有雌激素样作用,又不升高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于激素替代治疗有更为安全的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观察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变化,以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54只(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动物室),体重200-250g,按照体重由大到小编1-54号,按照随机原则分为3组:①对照组(C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丙泊酚干预组(P组),每组18只。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1,3,6h三个时相。通过夹闭肠系
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是全球范围女性中常见的一种肿瘤,同时也是导致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五大肿瘤。在最近的20年间,尽管诊断和治疗方法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中国女性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