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价值观是人们处理社会、家庭、职业与自身深层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是人的价值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问题是道义与利益的关系问题。道德价值观呈现出社会性、时代性、政治性及实践性的特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节和认识功能。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观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为具体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变迁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社会调整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到深化改革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六个时期。呈现出从一元到多元,再到主导性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从单纯的公德观念,到公德私德并存;从清晰到混沌,再到道德理念的澄明的规律性发展。表现为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价值观念复杂化及个体意识多样化的特点。
同时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在变迁中呈现出道德行为与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正确认识、追求道德平等与道德评价上的两面性、道德选择多样化的局面。新形势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学生的科学道德价值观,一方面,坚持道德价值取向遵循道义与利益的统一、道德价值目标遵循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统一、道德评价遵循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另一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通过提升教育水平、优化环境建设和加强制度建设等多种途径来建构大学生科学的道德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