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管理层收购(MBO)在美国出现以来,其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即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而在我国,管理层收购是作为企业制度的创新而存在的。由于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管理层收购(MBO)在操作层面上出现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收购主体不适格、收购资金来源不明、国有资产转让定价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完整等,并由此导致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社会分配公正性的受到质疑,相关问题的存在使得管理层收购行为颇受争议,不少人对管理层收购制度本身的价值及其在中国运用的可行性产生了怀疑。
MBO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产权的改革过程,鉴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特殊性,国外的MBO经验我们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而且,在还没有完整的法律体制和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的来规范MBO的情形下,我们的确需要谨慎处理。于是,在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准备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时候,我国连续颁布一系列文件来规范管理层收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管理层收购上的谨慎态度,也说明了我国正在这方面作积极的探索和规范。
怀着对管理层收购问题研究的兴趣和对国企改革向何处去的深切关注,我将我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定为管理层收购中的法律困境问题研究,主要对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阐述,特别对管理层收购涉及到的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作了分析:一是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特征,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最终得出管理层收购的实质是一种产权的变革,是把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的产权从国有或集体转向个人;二是分析了管理处收购的问题,从出现的问题来看,管理层收购事实上造成了大量的国有或集体资产的流失,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法律问题:三是分析了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困境,通过剖析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困境,归纳出我国管理层收购产生法律困境的原因:我国立法上的欠缺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为此,我们需要对收购制度和收购市场进行立法,并形成一套规范的法律体系,以便对管理层收购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基于三个方面的分析,笔者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在完善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制度和建立合理的收购价格评定机制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管,完善管理层收购的信息披露,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推进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