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xiahe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外科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早期结果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早期结果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实施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156例患者进入本项回顾性研究,收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早期结果,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全组中男性111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0.4±10.9)岁(范围:19-65 岁),Crawford Ⅰ型 6 例(3.8%),Ⅱ型128例(82.1%),Ⅲ型20例(12.8%),IV型2例(1.30%)。全组术后30天死亡9例(5.8%),永久性脊髓损伤8例(5.1%),急性肾衰36例(23.1%),院内透析18例(11.5%)。术后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1.153,95%CI:1.034-1.285,P=0.010),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OR=1.382,95%CI:1.157-1.649,P=0.000)。术后脊髓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主动脉破裂(OR=42.922,95%CI:3.256-565.890,P=0.004),术后肌酐水平(OR=1.005,95%CI:1.001-1.008,P=0.013)。术后急性肾衰的独立危险因素为:(OR=2.613,95%CI:1.119-6.104,P=0.026),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OR=1.115,95%CI:1.044-1.191,P=0.001)和二次止血(OR=3.516,950%CI:1.324-9.338,P=0.012)。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TAAA是安全的,能够取得较好的早期结果。术后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脊髓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主动脉破裂,术后肌酐水平;AR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吸烟,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和二次止血。第二部分胸腹主动脉瘤术后的中期随访研究目的 评价胸腹主动脉瘤术后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实施手术治疗的156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纳入本项随访研究,收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进行生存分析和免于再干预分析,用Cox法分析远期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中男性111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0.4±10.9)岁(范围:19-65岁),平均动脉瘤直径(6.6±1.7)cm(范围:5.0-16.0cm),Crawford Ⅰ型6例(3.8%),Ⅱ型 128 例(82.1%),Ⅲ型 20 例(12.8%),IV型2例(1.3%),急诊手术6例,术中悬浮红细胞中位用量4u(IQR:0-6 u),新鲜冰冻血浆中位用量800 ml(IQR:0-1200 ml。全组术后30天死亡9例(5.8%),永久性脊髓损伤8例(5.1%),院内透析18例(11.5%)。平均随访时间45个月(范围:0-114个月),随访期间远期死亡15例,术后1年、5年估计生存率分别为(92.3±2.1)%和(85.8±3.1)%。增加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39,95%CI:1.002-1.078,P=0.040),动脉瘤直径(OR=1.314,95%CI:1.090-1.583,P=0.004),截瘫(OR=5.559,95%CI:1.180-26.179,P=0.030)和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OR=1.126,95%CI:1.069-1.186,P=0.000)。术后 1年和5年免于全部再干预分别为(95.8±1.7)%和(87.6±3.3)%。结论 开放手术治疗TAAA能够取得较好的中期生存,再干预率较低。年龄,动脉瘤直径,截瘫和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是术后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马凡综合征对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结果的影响目的 探讨马凡综合征对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早期结果和中期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为156例患者实施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其中马凡综合征患者58例为研究组(M组),非马凡综合征患者98例为对照组(N组)。比较两组术后早期结果、中期生存和再干预情况。结果 M组无30天死亡,明显优于N组结果(0%vs.9.2%,t=8.692,P=0.003)。两组在脊髓损伤、肾衰、呼吸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M组平均随访时间43个月(3-114个月),5年生存率(89.2±4.6)%;N组平均随访时间50个月(0-111个月),5年生存率(83.8±4.1)%;两组无显著差异(X2log-rank=2.719,P=0.099)。M组5年免于再干预率为(72.7±8.4)%,N组为(95.2±2.3)%;M组再干预率明显高于N组(X2log-rank=5.034,P=0.025)。结论 马凡综合征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低于非马凡综合征患者,中期生存情况与非马凡综合征患者相似,但再干预率明显高于非马凡综合征患者,术后密切随访非常重要。第四部分胸腹主动脉替换术治疗DeBakey Ⅰ型和Ⅲ型夹层的对比研究目的 对比分析DeBakey Ⅰ型和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早期结果和中期结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其中DeBakey Ⅰ型患者47例(Ⅰ型组),DeBakey Ⅲ型患者83例(Ⅲ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结果、中期生存和再干预情况。结果 全组术后30天死亡9例(6.9%),脊髓损伤9例(6.9%),急性肾功能衰竭31例(23.8%),住院期间需要透析者18例(13.8%)。尽管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Ⅰ型组患者较Ⅲ型组的术后30天死亡率更高(10.69%vs.4.8%,x2=0.803,P=0.370),Ⅲ型组的二开止血(22.9%vs.10.6%,x2=2.993,P=0.084)、肺部感染(20.50 vs.10.69%,x 2=2.068,P=0.150)、住院透析(18.1%vs.6.40%,x2=3.437,P=0.064)发生率均高于Ⅰ型组。Ⅰ型组和Ⅲ型组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1.7±5.9)%和(87.2±4.2)%(x2log-rank=0.483,P=0.487)。两组间5年免于再干预情况无显著差异[Ⅰ型(84.5±6.7)%vs.Ⅲ型(85.5±4.8)%,x2log-rank=0.010,P=0.920]。结论 尽管尚无显著统计学差异,DeBakey Ⅰ型夹层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较Ⅲ型者高,Ⅲ型夹层患者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较Ⅰ型者高。两组间中期生存率和免于心血管再干预率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以热塑性淀粉(TPS)为成炭剂与聚磷酸铵(APP)、可膨胀石墨(EG)复配组成膨胀型阻燃剂,通过熔融密炼、开炼塑化、硫化发泡制备了热塑性淀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TPS/EVA)泡沫
作为有史以来最好的钢琴家之一,李斯特以其充满情感色彩的表演而闻名。19世纪19年代,他在欧洲各地掀起了一股“李斯特狂”的浪潮。而他的作品《b小调奏鸣曲》是创作中期的代
我国古代文学中久已有记录城市变迁的文字。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城市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诗歌所体现的内容也愈加的丰富多彩,包括城市地域、水文风貌、民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快速发展,商品分类相关营销研究领域的热点也从传统实体店中的商品分类转移到网络商品分类。在网络零售管理实践中,在线销售平台向消费者展示包
近年来,我国对中草药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中药以及相关制剂的研发引起大家关注。普遍认为中草药的安全性要优于西药,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因中草药成分混杂,活性物质、药物机制以及安全性能探索困难,进而导致对中草药相关毒性的研究以及研究受试者较少。同时,很多中草药潜在肝损伤是导致其难以通过临床前试验、临床三期检验的一大重要原因,从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科研精力,因此在新药研发的早期评价中草药的肝毒性是十分必要的。目
随着全套管振动取土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发展,大直径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关于灌注桩钢套管高频振动贯入机理,特别是套管高频振动贯入引起的施工效应研究还不全面
希夫碱是一类由活泼羰基化合物与伯胺脱水缩合形成的具有亚氨基(HC=N)或烷亚氨基(RC=N)结构的化合物。由于该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C=N键,且该C=N中N原子含有孤对电子,赋予该类
大众传媒不仅报道信息,还能引导舆论,因此对报道对象特别是舆论争议对象的形象营构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研究相关影视作品的文本叙事,探讨昆明"小人国"在影视传播过程中形
天然二硫键的形成是许多蛋白正确折叠中的限速步骤,在稳定蛋白质构象和保持蛋白质活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讨论的二硫键异构酶是内质网中一种重要的蛋白折叠催化剂,它催化蛋白二硫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是微纳结构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与光子的相互耦合产生的一种沿着金属/介质之间的界面传播的电磁波。SPPs突破了传统光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