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是传承孔子儒家思想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世称“亚圣”。《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论及其思想,是儒家的经典文献。汉以来,研治《孟子》者众,著述丰,形成了专门学问——《孟子》学。在《孟子》学史上,有三部著作广为学者所推崇,即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目前学界不论是对赵岐《孟子章句》,还是对朱熹《孟子集注》,都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仍侧重于对两部著作的个体研究,将两者作为整体观照的比较性研究成果目前还未见,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赵岐《孟子章句》,是现存最早的《孟子》注本,其在《孟子》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对《孟子》研究具有奠基的作用。赵岐注《孟子》,在重视训诂的同时,也重微言大义,为历代研《孟》学者所推崇。朱熹《孟子集注》本赵而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赵注的继承和发展,其推崇赵注之精审,补赵注之不足。但朱熹《孟子集注》有自身的特点,对赵岐《孟子章句》又有一定的超越。亦或曰:赵注与朱注,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本文将以两部著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比较的前提下,从多方面探寻朱注对赵注的继承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两者的分歧。本文主要展示四个方面:第一,比较《孟子章句》、《孟子集注》的训释体例和训释方法;第二,展示《孟子集注》对《孟子章句》的推崇;第三,分析《孟子集注》对《孟子章句》的继承与发展;第四,探究《孟子章句》与《孟子集注》之间存在的分歧。经过比较我们认为:赵注重在训诂,成就显著;其微言大义,也较为精准独到。朱熹《孟子集注》在训诂上继承和发展了赵注,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而对《孟子》义理诠释可谓是空前的,将《孟子》义理学推上了一个高峰。二者都代表了各自时代《孟子》学的最高水平。朱注既推赵注,又继承和发展了赵注,同时两者训《孟》、释《孟》也存有分歧。通过《孟子章句》、《孟子集注》比较、探析,可以了解汉、宋治《孟》特点、目标指向及汉至宋《孟子》学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