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江是我国珠江水系主要干流,是广东省重要的河流之一,北江贯穿整个清远市管辖区,且北江是清远市主要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清远市位于北江中下游段,近年,因珠三角产业结构转移,清远市经济发展速度达10%以上,经济发展迅速,沿江工业企业活动加剧,随之而来水环境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鉴于此,本文于2016年7月和12月在北江清远段流域采集水和沉积物样品,以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de Pesticides,OCPs)和酞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等3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分析,对北江清远段水和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水平特征进行了解析,并对饮水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开展了评估,以期为北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PAHs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北江清远段水和沉积物中16种优控PAHs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9-1.08 ng/L和1.02-3.34 ng/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7%-101%(RSD%=11.8%,n=4)和71%-99%(RSD%=13.8%,n=4)。北江清远段水中PAHs以低环为主,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浓度范围为0.4-110.2 ng/L(丰水期)、41.2-413.8 ng/L(枯水期),沉积物中PAHs以高环为主,处于较低污染水平,浓度范围为54.4-819.2 ng/g(丰水期)、54.8-951.5 ng/g(枯水期)。采用分子比值法的源解析结果显示,丰水期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混合源,枯水期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而丰枯两季沉积物中PAHs来源于燃烧源。采用终生致癌风险(ILCR)模型评估水中致癌风险,枯水期各采样点的致癌风险可忽略,而丰水期BJ-7、BJ-8采样点5个人生阶段均处于潜在风险;采用商值法对水中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北江清远段水中PAHs已处于中等风险;采用效应区间中低值法对沉积物中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已产生负面效应;采用毒性当量(TEQ)评价沉积物中PAHs的致癌风险,BJ-4、BJ-6、BJ-10、BJ-13采样点的致癌风险较高。OCPs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北江清远段水和沉积物中15种OCPs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09-10.16 ng/L和0.88-5.34 ng/g,加标回收率为68%-84%(RSD%=8.9%,n=4)和67%-91%(RSD%=14.3%,n=4)。北江清远段水和沉积物中OCPs的检出率均较小,其污染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水中OCPs仅检出六氯苯(HCB)和异狄氏剂(Endrin)2种OCPs单体,沉积物检出HCB、滴滴伊(p,p’-DDE)、滴滴涕(o,p’-DDT)、狄氏剂(Dieldrin)、六六六(γ-HCH)等5种OCPs。水中OCPs检出浓度范围为0.25-12 ng/L(丰水期)、nd-3.29 ng/L(枯水期,nd表示未检出),沉积物中OCPs检出浓度范围为0.14-5.58 ng/g(丰水期)、0.02-2.16 ng/g(枯水期)。分析认为,沉积物中γ-HCH来源于杀虫剂的使用,DDT的检出很可能是历史残留问题。对北江清远段水中OCPs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发现致癌风险均可忽略,而所有采样点非致癌风险均存在潜在风险;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评估沉积物中OCPs的生态风险发现,丰水期沉积物中OCPs可能会对水生动物产生不良影响;采用效应区间中低值法评价沉积物中OCPs发现丰水期BJ-6采样点偶尔会对生物产生毒害效应。PAEs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北江清远段水和沉积物中6种优控PAEs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11-6.25 ng/L和0.88-3.46 ng/g,加标回收率为72%-103%(RSD%=13.2%,n=4)和74%-96%(RSD%=13.4%,n=4)。北江清远段水中PAEs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浓度范围分别在nd-47.71μg/L和0.55-7.92μg/L之间,沉积物中PAEs处于较高污染水平,浓度范围分别为0.34-63.31μg/g和0.66-91.35μg/g。丰水期水中PAEs主要来源于工业的生产和生活垃圾,枯水期水中PAEs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丰枯两季沉积物中PAEs主要来自农业污染和家庭塑料垃圾的排放。仅BJ-3采样点水中DEHP和∑PAEs中在枯水期的致癌风险处于潜在风险水平,而其他采样点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均不存在致癌风险,但各采样点水中PAEs非致癌风险均处于潜在风险甚至不可接受风险。沉积物中PAEs对水藻类、甲壳动物和鱼类均产生毒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