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作为极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正逐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战略性地位,而其所具备的联动关联产业和协调社会综合发展的优势是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来源。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保持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潜力与动力。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并不断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推动了旅游业的高质发展。水资源作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要素,更是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特殊经济资源,维护其安全性对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切实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旅游业的联动效应与集聚效应,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通过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促进旅游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并以此实现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海岛地区作为远离大陆的边缘地带,其社会发展受到地理空间隔离与资源短缺的双重制约,内部生态、经济系统易受外界干扰,呈现出敏感脆弱的特征。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海岛地区不可替代的支柱性产业,更是其提升经济实力的战略性选择。推进城镇化又是海岛地区完善基础建设,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途径。然而海岛地区淡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始终制约着其旅游业与城镇化的高效、高质发展。因此,有效促进海岛地区旅游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与水资源安全之间的协调互动,对实现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典型海岛地区——舟山群岛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旅游业、城镇化与水资源安全之间的交互耦合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舟山群岛旅游业—城镇化—水资源安全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2001—2016年舟山群岛旅游业—城镇化—水资源安全系统的交互耦合关系进行测度。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旅游业、城镇化与水资源安全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水资源安全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波动较大,增长较慢。(2)旅游业、城镇化与水资源安全系统之间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行为,且三者在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状态的走势会很快得到纠正。(3)旅游业与城镇化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彼此促进作用明显,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安全正负效应并存且在不同时期发挥着各自作用,而水资源安全对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尚不显著。(4)研究期内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由严重失调转变为中级协调,但耦合协调程度仍然偏低。三系统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从城镇化超前发展型到旅游业超前发展型的演变过程,并持续出现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超出水资源承载阈值现象,水资源安全成为制约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升的障碍因素。(5)在不同时期,系统内各要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速率、方式与性质不尽相同,其影响模式可分为线性递增与递减、非线性U型递增、倒U型递增与递减五种类型且非线性影响是其主要影响方式。基于以上结论,从舟山群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其旅游业、城镇化、水资源安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