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合成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w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ⅡRA)是最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降压药,它们能选择性的阻断AT<,1>受体,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和低毒副作用。为了寻找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合成路线安全,更良好的AngⅡRA,本研究以缬沙坦和氯沙坦为先导物,通过构效关系分析,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和拼合原理,将富电荷区的四氮唑基团以5-氧代-1,2,4-噁二唑取代,设计出一系列全新拮抗剂,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其中缬沙坦衍生物7个,氯沙坦衍生物3个。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均经质谱、核磁、红外等结构确证,与预期结果一致。对1-7<'*>化合物(3<'*>除外)进行了初步的药理试验,实验结果表明,1<'*>化合物有显著降压作用,有发展为降压新药前景。对上述化合物进一步的药理、毒理学实验正在进行中。
其他文献
期刊
自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这个概念以来,其已成为心血管研究的热点问题。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氧自由基、钙超载、心肌纤维能量代谢障碍、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中性粒细胞、细胞凋亡等均可能参与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因此,探索能够干预以上各种因素的有效措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药理性预适应(pharmac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