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观察克罗卡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作用机制和对脑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实验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假手术组)、B组(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组)、C组(MCAO+KATP通道开放剂治疗组)及D组(MCAO+KATP通道开放剂+阻断剂治疗组),每组15只。应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TUNEL法观察神经元凋亡;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Cytochrome C蛋白的表达;应用黄漂吟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应用无机磷法测定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探讨克罗卡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线粒体凋亡途径的作用机制,并对能量代谢方面的影响作初步研究。所有实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所得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结果1脑梗死体积A组未发现有梗死病灶,B、C、D组梗死病灶主要位于右侧额顶叶皮质及尾状核、壳核区域。B、C、D组梗死体积与A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梗死体积明显小于B组和D组(P<0.01),D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C、D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A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神经功能缺损较B、D组明显减轻(P<0.05),B、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神经元凋亡结果A组仅见少量凋亡细胞,B、C、D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于缺血周边区,即缺血半暗带内。B组大鼠缺血2h再灌注22h时,可见较多凋亡细胞,其阳性率显著增加,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组凋亡细胞阳性率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组凋亡细胞阳性率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免疫组化结果A组仅见少量阳性细胞表达,B、C、D组Cytochrome C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缺血周边区,即半暗带内,缺血中心区内较少表达。在B组细胞色素C表达明显增多,以半暗带内表达最明显。阳性神经元表现为胞质呈棕色,颗粒感,也有部分胞质、胞核均着色。C组细胞色素C表达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组细胞色素C表达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脑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与A组相比,B组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存有氧化应激损伤。C组与B组相比,脑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强,说明克罗卡林能有效减轻自由基造成的脑组织损伤。D组与B组相比,脑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6.脑组织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B组脑组织的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预防性应用克罗卡林能明显升高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组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与B组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结论1.KATP通道开放剂能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2.KATP通道开放剂能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半暗带区的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3.KATP通道开放剂能显著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色素C的表达,提示KATP通道开放剂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4.KATP通道开放剂增加脑组织Na+-K+-ATPase、Ca2+-ATPase、SOD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生成,提示KATP通道开放剂可能通过改善脑组织能量供应,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