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论述情感与绘画艺术造型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即抽象又较为直观的问题,因为综观造型艺术发展史可以发现:造型几乎与人类生存发展史是同步而行的。人类经过百万年与自然的斗争,在求生存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规则几何形,不仅能自觉运用形状于功利实践:直线穿洞、圆形滚动 同时能从大自然复杂的自由形中抽象出规则的几何形。从抽象规则形状的功利作用和形成的自然根源里,长期积淀的视觉经验转换成了心理的形式情感:如稳固安定的三角形,完美充实的圆形,庄严坚定的垂直线,动荡不安的斜线 形状与情感结合为表达人类情感经验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落脚点,造型情感化的心理基础由此积淀,从而就有了情感与造型的不解之缘。自古至今,从“神似”的原始时期到“形似”的古典时期再到“自由”的创造时期,悠悠艺术星空闪烁着多少璀璨夺目的优秀艺术作品,具象的、抽象的、表现的、再现的 他们的存在与发展便构成了后者敬仰观摩的传统。古往今来,旧思想处于它从过去历史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气氛中,新思想则目前仍不得不处于同样的传统气氛中,但它总是在探询自己的思想,因此才会有了现在各个领域争论不休的如何继承传统、发展现实的问题,造型当然也是如此。但是传统造型所积淀的文化内涵和厚度,一方面为现代造型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但同时也成为我们难以逾越的高峰。如何发展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绘画艺术造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课题。此刻,与造型有着不解之缘的情感便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情感与造型”,似是重提了情感与艺术的老话题。本文只是基于艺术创作实践的需要,借助心理学的帮助试图通过(一)情感与造型<WP=3>的不解之缘;(二)摆动于传统与现实之间;(三)摆动于表现与再现之间,三部分论述情感与绘画艺术造型之间关系的观点:造型只是人类情感寄托、依据、幻化的一个点,在情感角色的互换摆动中,造型随之摆动于传统与现实、表现与再现之间,大胆提出在现今“自由”的创造时代,面对种种原始的、古典的、具象的、抽象的造型传统,如何继承情感、借鉴造型,这里的继承与借鉴并非是锢囿于传统,而是作为一种螺旋式的高层次需要将其完善和丰富,从而将绘画艺术造型的发展引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高度。唯因情感与造型的领域即深且广,牵涉的相关知识繁多,笔者才疏学浅,行笔疏漏在所难免,祈望各位老师惠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