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经脉排刺法,对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进行干预,通过相关血清性激素指标、临床症状和月经情况,来客观评价经脉排刺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干预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符合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主要穴位:a、下腹部任脉、肾经、脾经排刺;b、膀胱经排刺;c、血海、三阴交、肾俞、足五里,秩边,太冲,内关,神门;a、b两组穴每两月前后交替使用;C组穴随症加减;对照组予以克龄蒙(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总疗程6月。观察治疗前、治疗第3个月、治疗第6个月、停止治疗6个月的两组临床症状、血清性激素及月经情况。 结果:(1)总有效率:针刺组为87.50%,西药组为89.58%;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2)中医症状积分: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治疗6个月:针刺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药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针刺组的维持效应优于西药组。 (3)血清FSH、LH、E2改变情况:两组的FSH、LH及E2值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自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3月后:西药组与针刺组组间比较,FSH、LH及E2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药组优于针刺组。停治疗6月:针刺组FSH、LH及E2值与治疗前、3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6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药组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针刺组的维持效应优于西药组。 (4)月经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与月经天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治疗6个月:针刺组的月经周期与月经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药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针刺组的维持效应优于西药组。 结论:运用经脉排刺治疗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其机理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的功能,改善卵巢功能,降低血清FSH、LH以及E2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月经周期,而且远期疗效稳定,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