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眼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一种原核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可以引起结膜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宫颈炎、盆腔炎以及不孕不育和异位妊娠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沙眼衣原体感染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其方案在CDC的诊疗指南中有明确规定,但临床上仍有一些沙眼衣原体感染经过正规治疗后不能彻底治愈,国外有资料显示耐药是一重要原因。国内有关沙眼衣原体耐药的资料相对较少,药敏试验方法也有待完善。为此,我们开展了沙眼衣原体药敏试验这一课题,建立了三种检测沙眼衣原体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并用微量板稀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了本地区沙眼衣原体临床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另外,淋病奈瑟菌感染经常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费用较高但治疗费用较低,而淋病奈瑟菌检测相对方便,因此CDC性病治疗指南中明确规定治疗淋病奈瑟菌感染时,如果不能排除沙眼衣原体感染则同时给予有效的抗沙眼衣原体预防治疗。所以,临床上治疗淋病奈瑟菌感染时经常合并治疗伴发的或可能伴发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尽管不少学者通过临床试验对双重治疗的效价比进行过研究,然而有关联合用药的体外相互作用情况至今尚不清楚。为了更好地了解该作用,我们首次采用棋盘格稀释法系统地观察和分析了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体外单独并联合其他抗生素对沙眼衣原体的作用情况。 全文总共分三章,各章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 沙眼衣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建立 以微量板稀释法为基础,分别用碘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受抗生素作用的沙眼衣原体的生长情况,建立三种检测沙眼衣原体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方法,并对三种方法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观察了部分实验条件对沙眼衣原体抗生素敏感性检测试验的影响。结果RT-PCR方法的MIC结果高于另外两种方法1至4个倍比稀释度。免疫荧光和碘染色方法之间差别相对较小,至多相差1个倍比稀释度。细胞密度、离心力、抗生素加入时间、沙眼衣原体与抗生素共孵育时间等均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药物敏感性结果的测定,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抗生素加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