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法建构理论的汉语儿童主谓结构习得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kjt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个体的系统语言能力中,句法的习得一直以来都特别引人关注,成为众多语言习得理论争议的核心。到目前为止,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好几个大的发展阶段,Michael Tomasello的用法建构理论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在用法建构的理论框架内,通过个案研究加语料库的方法,对一名北京话儿童1; 6-4; 0岁之间主谓结构的发展情况做全面的描述与分析,描述的内容包括早期儿童语言发展中主谓结构的内部构成、外部作用、同时兼顾一些特殊句式的用法,并根据研究的需要,分析被试儿童对几个特殊动词的使用情况。论文在对被试儿童主谓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时,对一些具体的语言现象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做了对比,包括:儿童语言中出现的主谓结构的模式与成人语言中的模式相对比;被试儿童对“把”字句的使用情况与汉语儿童语言习得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作对于;“着、了、呢”等的使用情况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情况作对比等等,并对对比的结果做了相应的解释。讨论部分涉及当今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比较有争议的两个话题,一个是关于儿童习得语言的具体与抽象,具体与抽象这个问题涉及到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另一个是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句法范畴(主语、宾语等)是否需要学习的问题。我们认为,早期儿童的语言都是具体的,尤其是在动词的使用上表现更为明显,儿童对句法范畴的习得要使用其一般的认知技能和社会认知技能。关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与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用法建构理论的思想一致。余论部分涉及到个案研究中个案的代表性问题,以及语言习得理论中“天赋”与“非天赋”的取向。
其他文献
信息资源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被视为教育深化改革的有效推进与深入手段。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库建设依托于云技术支撑平台,呈现出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提供、全新的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因其大规模和开放性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互联网上的热点,与之相关的非正式言论和正式的学术研究纷至沓来。对MOOC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开展了项目评估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有实践,项目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日趋成熟,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项目评估结论越来越成为政府部门、银行贷
本文提出采用遗传算法对证券组合投资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了满足特定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组合,并在研究过程中对组合投资模型进行了改进,同时也改进了遗传算法,使其能适应本文的模型。
迷宫密封是工业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密封形式,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断地对它进行研究,获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充分利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绝大多数人都掌握了两种或多种语言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双语者已日渐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因此,关于双语语言的心理词典表征机制的研究也已成
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在全球的语言测试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对国际商务谈判口译质量的测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国际商务谈判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交际
近年来,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在我国理论界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WTO的加入,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了揭示氮气和水蒸气抑爆化学动力学机理,更有效地抑制瓦斯爆炸的发生,采用化学动力学软件研究了不同浓度氮气和水蒸气条件下瓦斯爆炸压力、温度和达到最大压力的时间,对比
单音形容词是最典型的形容词,具有形容词最本质、最典型的特性,是形容词中典型核心的部分。本文选取俞士汶(1998)《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中165个单音形容词作为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