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是指在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小学生在亲历和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种有助于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价值观。实施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有利于确保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加速知识经验的转化,有利于积极情感的生成,有利于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的课堂实录,探究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丰富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升当前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本研究主要如下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明确体验、情感体验、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的含义,使研究对象更加明确。第二部分结合笔者收集到的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的课堂实录,发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误区:一是教师为达成知识与能力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学生的熟读与背诵,忽视了以学生感悟和表达为主的美读吟诵。二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时,过度关注生字、词语的翻译,忽视了整体感知和大体把握诗意中对于诗歌情感的体会。三是古诗情感体验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古诗的拓展迁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其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然而,当前教师过于关注诗歌自身的基础知识,讲究就诗论诗,忽视了诗歌的积累迁移。第三部分是针对当前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结合相关课堂实录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一是教师以吟诵为桥梁,引导学生由熟读走向美读;二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由逐字翻译走向感知大意;三是教师以比较为途径,由“就诗论诗”走向“以诗解诗”。
其他文献
为治疗和预防兔疥螨病,对我市2018年11月某兔场饲养的50多只仔兔发生疥螨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介绍一下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正】 1989年《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补白”栏登了《一位营救周恩来“四·一二”脱险的国民党元老》一文,谈到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周恩来在上海是怎样脱险的问题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系楝科楝属乔木,被美国农业部誉为"可解决全球问题之树".从印楝植株中发现了以印楝素(Azadirachtin)为主的80余种活性物质,可防治10目4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