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乱扔垃圾广告标语与受众行为和情绪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H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公共生活空间内禁止扔垃圾的广告标语为研究对象,探求不同内容诉求的广告标语对受众乱扔垃圾行为减少的广告效果,以及广告标语的内容对受众产生的情绪感知影响。共分为两部分:自然现场实验和结构式深度访谈。现场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共设计4组共8条不同内容诉求的广告标语。得出如下结论:直接陈述禁止乱扔垃圾一次与直接陈述禁止乱扔垃圾三次的广告标语,它们的广告效果均不显著;诉求于受众的自我控制力的广告标语未能产生显著的广告效果,而内容诉求于受众从众行为的广告标语,广告效果显著;诉求于中国传统文化运气中的吉运内容时,正面陈述的“走吉运”和负面陈述的“破吉运”标语,广告效果均显著,并且后者的广告效果显著优于前者;当广告标语的内容诉求于财物损失时,诉求于“不乱扔垃圾不丢钱”时,标语未能呈现显著的广告效果,但诉求于“乱扔垃圾一定丢钱”的标语,则呈现显著的广告效果。为了探讨实验研究中的8条广告标语对受众产生的情绪影响及其原因,本研究实施了结构式深度访谈,发现当广告标语内容诉求于“陈述三次直接陈述式禁止内容”、“受众的自我控制力”和“走吉运”时,受众均经历了积极的情绪感知体验。对比自然现场实验和结构式深度访谈的结论,本研究发现在自然现场实验中取得显著效果的广告标语未必能对受众的情绪感知产生积极效果,这表明受众的心理和行为决策过程存在复杂性;本文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证据学新论>是以证据运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著.该书的贡献在于其出色的结构体系和理论的原创性、程序规则设置的科学性.其研究方法也颇具特色.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面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为研究课题,进行简单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相比于小学数学在知识难度上有所提升。所以,初中数学教师除了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育需要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课程属于幼儿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分析提升教师音乐教学质量的策略,结合现阶段的
每位幼儿园教师都希望自己班上的幼儿能够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当然,笔者也不例外。今年刚接手小班,更是希望能培养这些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可是在歌唱活动中总是
我们知道,赵爽的“弦图(或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赵爽利用它巧妙地证明了勾股定理,其证法之优美、精巧,令人叹为观止,它是证明勾股定理最著名的证法之一,特别
正气,通常指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风气.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倡导的.讲正气是坚持党的宗旨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党的建设、实践"三个代表"的现实需要.从党的
“党务业务相结合”工作法是将部分党务工作与教师业务工作相结合。本文介绍了三点工作尝试:民主生活会与业务研讨相结合、“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与科研工作相结合、服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