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究频次作用在重复二语读写任务中对学生文本借用行为的影响。前人对频次作用与文本借用的关系的研究表明,重复读写任务对学生的文本使用情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在频次作用的影响下,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文本借用量、策略选择以及功能使用等方面有何倾向性和差异性。本研究中的实验共选取27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以及25名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要求他们阅读两篇观点相反的阅读材料,然后针对同一主题进行议论文写作。此读写任务重复进行了三次,写作期间阅读材料和写作题目未做任何改动。对学生作文文本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到了如下结果:第一,频次作用对学生文本借用的数量、类型以及功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于文本借用量而言,学生所借用的单词数量在频次作用的影响下持续增加,在第二次写作中增幅尤为明显。就文本借用的类型而言,完全复制是学生最常使用的文本借用策略,其次是词汇释义,内容转化以及句法释义。在频次作用的影响下,学生在第二次读写任务中使用词汇释义和句法释义的频率明显增加。就文本借用的功能而言,学生将借用的大部分文本用作论点和论据来表明和支持自己的立场,很少有学生使用反诉,驳论以及背景这三项功能。随着读写任务的不断重复,学生使用论据功能的频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第一次和第二次写作之间的上升幅度尤为明显。第二,二语水平对学生每一次写作时的文本借用行为有影响。另外,在频次作用的影响下,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借用文本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一方面,在每次读写任务中,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文本借用量不同。低水平学习者每次写作时所借用的单词数量明显超出高水平学习者,且两个水平组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对于文本借用的类型而言,高、低水平的两组学生在每次写作时表现出不同的使用倾向性。相较于低水平组,高水平组倾向于使用更多的文本借用策略。低水平学习者使用完全复制的频率明显超出高水平学习者,而高水平学习者使用词汇释义,句法释义以及内容转化等策略的频率则明显高于低水平学习者。就文本借用的功能而言,两组学生的使用情况也有不同。与低水平组相比,高水平组倾向于使用更多的文本借用功能。尤其在第二次写作任务中,高水平学习者使用反诉、驳论和背景这三项功能的频率明显超出低水平学习者,而低水平学习者则使用数据功能的频率更高。另一方面,在频次作用的影响下,学生语言水平不同,呈现的文本借用行为特征也不同。频次对低水平学习者的文本借用量有影响,而对高水平学习者无影响。低水平学习者所借用的单词数量在第二次读写任务中明显增加。就文本借用的类型而言,频次对高水平学习者的文本借用策略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对低水平学习者无影响。与第一次写作相比,高水平学习者在第二次写作时使用词汇释义和句法释义两种类型的频率明显增加,而完全复制的使用频率则显著下降。此外,频次对高、低水平组的文本借用功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高水平学习者在第三次写作中使用论点功能的频率有所下降,而低水平学习者在第二次写作中使用论据功能的频率明显增加。本研究具有理论和教学上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讲,本研究全方位地探讨了频次作用对学生文本借用行为的影响,加深了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从教学上说,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对频次作用和文本借用的重视以及对此方法的应用,并为其提供实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