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胫骨骨折是长管状骨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胫骨的中、下交界处较细弱,略成四方形,是骨折的好发部位。胫骨中、下段骨折时,营养血管易受损伤,导致下骨折段的供血不足,发生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等等。胫骨骨折的内固定种类较多,但是每一种内固定都有其优、缺点,髓内扩张自锁钉是一种新型的弹性髓内固定,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里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此,本实验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髓内扩张自锁钉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对髓内扩张自锁钉进行强度实验和疲劳实验测试。目的:对髓内扩张自锁钉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与梅花针、交锁钉分别固定的胫骨中、下1/3所有类型骨折进行抗屈伸、抗侧弯、抗短缩、抗旋转、抗疲劳方面的生物力学比较,观察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的稳定性。结果:髓内扩张自锁钉在抗弯曲、抗短缩、抗旋转、抗疲劳刚度方面明显强于梅花针,抗屈伸方面弱于梅花针、交锁钉;在抗短缩、抗旋转方面稍差于交锁钉,其它方面相差无几;但是在轴向应力传导方面高于交锁钉。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是一种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的内固定器械。 二、髓内扩张自锁钉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测试髓内扩张自锁钉的抗扭转强度、抗短缩强度极其在加载时的应力分布。方法:建构正常的胫骨和髓内扩张自锁钉固定后的骨折胫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胫骨骨折后的髓内扩张自锁钉固定的胫骨各个点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髓内扩张自锁钉固定后的不同类型胫骨骨折应力集中点均在钉的分叉部,约占髓内钉的90%扭矩,其承载点的拉力为约3Nm扭矩,髓内扩张自锁钉的外针应力分布相对均匀,两分叉部位最集中。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抗扭转能力较强,固定牢固,内固定的分叉部是加载是加载时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军医进修学院硕卜毕业论文是最易发生疲劳、断裂的部位.三、髓内扩张自锁钉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髓内扩张自锁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后的胫骨不同部位的骨折患者47例,术后不用外固定,4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一48个月,疗效评价采用Johner一ruhs评分标准功能恢复分级标准。结果:47例患者中,疗效为优的患者34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5%。结论:髓内扩张自锁打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是一种良好的治疗胫骨骨折的内固定器械,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我国服装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成为世界服装大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服装企业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服装产品科技含量低,设计理
目的 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是伸膝装置中有着重要功能的一个组件。髌骨骨折多见,约占1.6%。髌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易造成关节面的不平整,带来膝关节的功能
为了了解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我们收集了天津市南开医院外科在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664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并与1994-1
目的观察并分析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即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和维生素B12营养神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生理论,形成了以“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从人类历史和马克思主
目的探讨中医透贴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静脉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常山县人民医院进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
目的:本实验采用大鼠20%体表面积III(烫伤合并金葡菌攻击所致脓毒症模型,观察JAK2/STAT3信号通路在G+ 菌脓毒症病理过程中的活化情况,并着重探讨抑制该通路对金葡菌脓毒症发生、
基于城市乡镇街道空间单元及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定量方法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2004和2008年第二、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市第二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变
以宿迁学院为例,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数学建模课程开设现状与特点,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给出了一个具体案例。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是指肝脏缺血后重获血流灌注或氧供后,肝脏损伤会在缺血缺氧损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同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