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油的物理性质与化学组成信息和人的指纹一样具有与生俱来的唯一性,这些独一无二的特征被称为“油指纹”。通过仪器分析技术对不同油种的“化学指纹”进行研究,对鉴别油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近年来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为准确迅速的检测溢油来源、保护海洋环境、依法追究肇事者责任,丰富油指纹数据库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本研究根据原油所具有的特性,利用气相色谱/氢焰离子检测法,同位素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以及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对风化前后大庆和科威特原油中的正构烷烃(n-C10~n-C24,姥鲛烷Pr及植烷Ph)、碳的稳定同位素比(13C/12C)、石油卟啉、多环芳烃以及镍钒比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找出能体现油品自身特征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统合在一起构成原油的化学指纹,为海上溢油的鉴定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用GC分析前对原油样品前处理时,选用试剂级柱层硅胶作为层析柱的固定相,以二氯甲烷:正己烷=2:1(v/v)配制洗脱剂对n-C10~n-C24,Pr及Ph分离效果较好;气相色谱结果表明大庆和科威特原油中的n-C17/Pr、n-C18/Ph比值差异明显,而且n-C19~n-C22含量在风化前后的RSD均低于5%,即稳定性好,故n-C17/Pr、n-C18/Ph比值以及n-C19~n-C22可作为溢油中正构烷烃的特征参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对原油中PAHs扫描结果显示,两种原油的荧光光谱图有明显的差异,GC辅助分析也表明风化作用对组分较重的PAHs几乎没有影响,这些组分可作为表征油品特性的参数;根据油样的13C/12C的比率值δ可知,两种原油中n-C17~n-C21的δ(13C/12C)差异较大,但风化前后各自变化不大,δ(13C/12C)也是油品的一个特征参数;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大庆原油和科威特原油中的卟啉含量明显不同,它也能作为一个特征参数;两种油样的Ni/V值差异显著,且随着风化时间的推移这一比值无明显变化,也是油品的一个特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