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党参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陕西省地产药材-秦岭党参质量控制标准,为秦岭党参质量标准(陕西省中药材标准研究课题)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产地资源和药用状况的调研与本草考证,研究确定秦岭党参的品名(药材正名与副名)、基原、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产地加工与贮藏方法等。按照《陕西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制定大纲及研究任务书的要求,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附录Ⅵ、附录Ⅸ及附录Ⅹ等相关内容的技术方法,对秦岭党参样品(6批)的性状(形态、大小、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性状特征)、鉴别(根的横切面及其粉末特征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TLC)鉴别)、检查(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测定)、浸出物(醇溶性及水溶性浸出物测定)及含量测定(党参多糖及党参炔苷的含量)等进行系统研究。采用MicrosoftExcel2003对各含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中药化学指纹图谱(HPLC色谱)的一般研究方法,探索性研究秦岭党参及其相关药材(12批)的HPLC指纹图谱。按照《陕西省中药材标准》起草说明书编写细则内容及《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编写细则要求,依据试验研究结果,起草秦岭党参质量标准草案及其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结果]确定了秦岭党参的品名(药材正名与副名)、基原、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产地加工与贮藏等。观察描述了秦岭党参的性状鉴定特征及其横切面与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秦岭党参的薄层色谱(TLC)鉴别研究显示,其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并与对照品(党参炔苷)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6批秦岭党参样品的水分含量最高12%,最低7.1%,平均9.6%;总灰分含量最高10.15%,最低6.5%,平均8.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最高6.19%,最低3.54%,平均5.0%。醇(45%乙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53.36%,最低41.95%,平均含量48.11%;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58.62%,最低45.10%,平均51.49%。党参多糖含量最高193.07mg/g,最低136.99mg/g,平均含165.15mg/g;党参炔苷含量最高0.82mg/g,最低0.55mg/g,平均0.67mg/g。12批党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中获得共有峰4个,同种样本之间相似度大于0.90,其中1个由对照品确认;3批秦岭党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中获得共有峰12个,各批样本之间相似度大于0.95,其中1个由对照品确认。起草了秦岭党参质量标准草案及其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结论]1.本试验研究的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创新性、理论性及实用性,可作为秦岭党参质量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   2.本研究所制订的秦岭党参质量标准草案,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可控性和操作性,可作为秦岭党参的质量控制试行标准。   3.秦岭党参及其相关党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试验研究,为探讨指纹图谱(HPLC色谱)控制秦岭党参的质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其他文献
植物病毒是农业上非常严重的病害,往往给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年来,植物源抗病毒物质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抗病毒药剂筛选中的一个热点。本研究以心叶烟(Nicotiana g
白云参一名上世纪七十年代始见于《红河中草药》,《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年版)收载的虎力散处方用药中也称白云参。白云参为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大花金钱豹Campanumoea javanica Bl. subsp.javanica是主产于云南的植物,又名土党参,主要产于红河州和文山州大部分地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毛灿文先生将白云参与草乌、三七、断节参等配伍,对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创伤流血有显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和滑膜异常增生为特点,从而侵蚀邻近的软骨和骨组织,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关节损伤,为人类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