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高中数学知识“如何教”、“教什么”、“怎样学”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我国教育的主流,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本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详细了解了翻转课堂的起源、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其次,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再次,依据学情,制定可行的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实践,对听课学生展开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把握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客观认识;最后,对部分听课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学生们对翻转课堂的真实看法。在文章最后,笔者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共包含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基本理论,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其特征,并详细介绍了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基本流程,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现行的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笔者在翻转课堂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A版第一章的第3节“函数奇偶性”部分内容为载体,编写教学案例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实践并进行教学评价,定量分析翻转课堂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第五部分主要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函数奇偶性”的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听课学生和听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大家对翻转课堂教学的看法。第六部分为总结和反思部分,对本次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深刻反思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对教师和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拟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试图将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总结出一套符合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了解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普通高中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效率。目前,在普通高中教学中长期落实翻转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阻力,其一,教师疲于制作微视频和课前任务单;其二,部分学生在课前自主获取知识阶段,自制力相对较差,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前任务单;其三,学校和家长急功近利,短期内对新的教学模式不能接受。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选取的实验对象和对照实验对象数量相对较少,不能够代表其他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得到的结论相对片面。实验次数相对较少,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还需要长期的研究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