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长期性,对于如何走这条路的探索具有多样性,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我国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之路。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合理流动和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了城乡发展差距拉大。产业链的构建,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城乡的要素资源,打破城乡之间分割而治、封闭独立的系统运行局面,有利于从实践上更好的尝试解决“三农”问题,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本文首先对产业链和统筹城乡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梳理了国内外在统筹城乡发展和产业链的文献资料。之后,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链构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定量的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和产业链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链水平与统筹城乡发展构成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过产业链在区域范围内科学的设计有利于统筹城乡的发展。最后,通过对陕南在产业和统筹城乡现状、问题的分析,给出了符合本区域特色的统筹城乡路径和产业链设计。陕南统筹城乡走以城带乡的发展方式符合现实情况。通过移民搬迁,集中安置,扩大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的中心城市影响力和凝聚力,提高统筹城乡的水平,加快城镇化的步伐。陕南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应以产业核心聚集区为依托,将所在区域的产业活动以点线面的形式科学的串联起来,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及其产业链链条结构。本文从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和实践探索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七个章节:前两章主要为理论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进行产业链构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及方法。此外,还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此领域中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述评。第二章阐述了产业链构建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其科学性依据、分析了城乡地域和产业链布局、产业链和统筹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章进入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对统筹城乡和产业链水平值的测定,建立VAR模型,最终给出基于汉中市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结果。本文的第四、五章是对陕南进行产业链构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探索。第四章描述了陕南产业和统筹城乡的现状和问题。第五章规划了陕南统筹城乡路径和产业链设计。本文的第六章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总结了全文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