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部地区泥盆系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基础,运用详细的野外剖面观察、地层横向追踪与对比、典型沉积剖面实测、系统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川西北部地区泥盆系地层、沉积体系进行了精细研究,并对重点层位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针对地层划分与对比方面研究表明,志留系与泥盆系界限应在其构造面或不整合面上,具体置于下泥盆统平驿铺组石英砂岩之底。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及岩石学特征,将泥盆系自下至上分为平驿铺组、甘溪组、养马坝组、金宝石组、观雾山组、沙窝子组、茅坝组七个岩石地层组,中下部多为细粒碎屑岩,中上部则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平驿铺组与甘溪组整合接触,以岩性分界,由石英砂岩向泥质粉砂、粉砂质泥岩转变;甘溪组与养马坝组整合接触,以养马坝组生物、生屑大量出现为界;养马坝组与金宝石组整合接触,以金宝石组厚—中层石英砂岩出现为界;金宝石组与观雾山组整合接触,以金宝石组石英砂岩消失,碳酸盐岩出现为界;观雾山组与沙窝子组整合接触,界线较难区分,主要以白云岩与灰岩之间的突变作为界线;沙窝子组与茅坝组整合接触,以茅坝组生屑灰岩出现为界。针对沉积体系方面研究表明,川西北部地区泥盆系主要是在早期风化剥蚀界面上发育起来的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为主的混积台地沉积体系,由早期至晚期构成了一个大的海进旋回,泥盆系下统在平面上可分为3个环境区,由西向东分清水台地、浑水台地、砂质滨岸;泥盆系中统沉积体系整体向陆推进,可划分为盆地—斜坡、台地边缘滩、清水台地—混合台地、潮坪—砂质滨岸;泥盆系上统沉积体系继续向陆推进,可识别盆地—斜坡相区、台地边缘滩—清水台地。针对储层特征初步研究表明,金宝石组细—中粒石英砂岩、观雾山组和沙窝子组的晶粒白云岩为主要的储集岩;细—中粒石英砂岩中的粒间溶孔较为发育,储集性能良好,一般构成Ⅰ类储层;晶粒白云岩中的晶间孔、晶间溶孔和小溶洞较为发育,储集性能中等,一般构成Ⅱ类储层。最后,进行了有利储集相带预测,认为雁门坝—天井山—拌捅崖一带以及通口、茨竹垭西南方向绵竹到江油一带的金宝石组砂质滨岸石英砂岩及观雾山潮坪白云岩发育,是本区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
其他文献
由于克深、大北致密砂岩储层埋藏深,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征,故又称为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目前主要依靠储层改造技术对其进行开发。因此,油气储
近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以及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发新能源日益备受瞩目。生物质能源燃烧产物具有含氮硫氧化物微小的优点受到了广泛学者的重视,从桐
剩余油分布始终是开发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高含水油藏的后期开发往往存在诸多难题,准确的剩余油分布预测的意义显得更加突出,为油田后期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以求提高开发效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斜井抽油井三维杆柱力学快速求解模型。运用材料力学原理推导了斜井有杆泵抽油情况下的杆柱受力模型;通过流体力学方法推导了液体和杆柱作用受
为了研究水泥土无侧限压缩下的力学性质以及内部破坏规律,本文将声发射技术引入水泥土的损伤研究中,通过研究无侧限压缩下的水泥土的声发射性能与力学性质,建立损伤本构模型
谷氨酸能和GABA(中文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是小鼠的内侧前庭神经核的主要神经元类型。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通过光遗传学的技术手段,我们分别特异性地激活了小鼠的单侧前庭神经核内的谷氨酸能神经元(VGlu T2+)和GABA能神经元(GAD2+),评估了小鼠的前庭神经核所发出的谷氨酸能和GABA能的神经通路的功能。在光遗传学刺激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光遗传学激活前庭神经核-VGlu T2+神经元时,小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科研合作已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式。科研合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论文合著,另一种则是科研项目合作。本文主要针对科研人员之间的项目合
壁面摩擦力的测量在空气动力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剪切敏感液晶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全局表面摩擦应力直接测量方法。剪切敏感液晶具有对壁面摩擦力矢量敏感的特性,当白
取向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如高效的电荷传输性能以及各向异性的发射和吸收特性。通过溶液加工的方法以及利用取向聚合物基底进行附生结晶的手段得到各向异性
异恶草酮由于具有杀草谱广、超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但是其在土壤中半衰期较长、降解缓慢,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