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性自由主义者的民族情感及其影响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ang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面临日趋严峻的生存危机。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三省,之后又不断扩大侵略范围,中国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为挽救国难,胡适等人创办了政论性周刊——《独立评论》,以阐述其救国之道。《独立评论》体现了典型的理性自由主义,中日关系成为其关注的焦点问题。以《独立评论》为平台,在1932-1937年间,理性自由主义者详细讨论了纷争不断的中日问题,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中日两国走向全面战争的轨迹。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胡适等人严厉谴责了日本的侵略,也批评了中国军队的不抵抗。但他们更多的关注在于如何解决中日冲突?如何挽救国难?鉴于中日两国的强弱之别,他们呼吁中日谈判,支持政府将中日问题诉诸国联,并主张抵抗侵略。《塘沽协定》签署后,他们理性地支持局部妥协以换取短暂的苟安,督促政府整理未失的疆土,提醒政府在谈判中坚持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原则。华北事变使他们认识到日本人吞并全中国的野心不会改变,于是其对日态度逐渐倾向抗战。在民族危机日趋加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理性自由主义者前后相随的三种对日态度:和解、妥协和抗战。这三种对日态度的发展演变真实展现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性思维与其民族情感相互博弈的复杂而艰难的心路历程。随着周刊的发行及其主要撰稿人的参政入阁,理性自由主义对中国政府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借助当代基督教神学资源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意义”问题进行讨论。文章指出,被许多文学研究者所不屑的“确定性”和“客观性”论证,恰好是德国神学家艾伯林和英国神学家
山东省第一届省议会是民初地方议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搜集了山东省议会三次常年会报告书等第一手资料,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理论,首次对民初山东省议
目的 探讨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根治切除组与部分切除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图及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期脑缺血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平均
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详细阐述了网络经济发展的十大制约因素,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每个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