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Lyster和Ranta(1997)肯定了纠正性反馈的积极作用以来,纠正性反馈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纠正性反馈在语言学习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外语教学的主要语境——英语课堂中,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口头纠正性反馈可以指出学习者当前语言水平与目标语言水平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反思和纠正这些错误,最终掌握语言。因此,口头纠正性反馈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来说尤为重要。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做了相关的研究,其中有学者指出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会影响口头纠正性反馈的效果。而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高校进行的。这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高中阶段得到的关注较少。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口头纠正性反馈与学生接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师口头纠正性反馈对学生不同错误的分布情况;二是不同种类的教师口头纠正性反馈对学生接纳的分布情况。实验对象选自高中二年级两个自然班的120名学生以及进行教学的两名英语老师,实验工具采用课堂观察表,问卷和访谈提纲相结合的形式。实验结果表明,在师生交互活动中重铸的使用频率高于提示反馈,但提示反馈对学习者的修正输出效果优于重铸。重铸对语音错误的修正输出更为有效,而提示反馈对词汇、语法错误的修正更为有效。此外,学生的反馈偏好和教师的课堂实践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可能会影响口头纠正性反馈的有效性。本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口头纠正性反馈对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依据。最后建议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错误类型、每种反馈类型的特点及学生的对反馈类型的偏好等因素,提供适当的口头纠正性反馈方式,促进学生的口语修正输出,提高口头纠正性反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