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职业团体研究(1926-1940)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l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1940这个时期,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作为湖南地区最大的、最具有领导力的新闻报界团体,在长沙新闻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对于我们理解民国时期长沙新闻界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给我们一个宏观视野下细微观察当时长沙民国新闻记者的视角。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在研究民国时期新闻报界团体,有的学者从新闻团体职业意识的崛起角度出发,有的学者从记者职业认同感角度出发,研究角度多样化。学者们大多围绕着史料较为丰富的北京、上海等地,却忽略了在新闻史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湖南、重庆等省市新闻团体的情况。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就是研究湖南地区新闻记者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湖南新闻团体史。历史研究的根基是史料,专门史的研究更离不开可靠的历史资料,本研究为了较好地掌握相关资料,尽己所能,寻找的资料来源包括:湖湘文库、超星、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数据库,本研究所依赖的最重要的资料是中国人民大学“百年新闻史史料整理与研究”的有关湖南地区的史料成果。新闻团体的建立是新闻职业化的外在表现之一。新闻记者群体虽然被称为“无冕之王”,但其实并没有具备和名誉相符合的社会地位。为了加强省内新闻记者的团结,争取更多的权益,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分别在1926年和1930年成立。对于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团体的研究,我将从该团体的组织过程、对会员的管理、新闻记者的权益、国民政府对其的管理和新闻记者联合会职业化发展程度等方面进行探讨。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一、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的组织相比于同时期其他省份的新闻记者公会来讲,更加完善。并且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具有极强的组织规划能力,其能够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的完善组织结构,使其正常运转。二、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和其他地区的新闻记者联合会刚成立的目标一样,都是在追求新闻自由,希冀维护更多新闻记者的权益,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无疑都是“戴着脚镣在跳舞”。不同于其他省份新闻记者团体更多是受迫于政府管制,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的重要组织成员在享受着其带来的好处时,也在破坏新闻记者联合会。三、新闻媒介要保持自身客观性,那么就需要慎重对待政治事务。而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却积极参与,这也与其职业化要求截然相反。四、新闻记者联合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促进了湖南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长沙新闻记者群体和长沙新闻界而言,新闻记者联合会职业团体的成立在其自身职业化的作用上微乎其微。基于所研究资料,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在保护新闻记者和社会事务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还是改变不了其的发展受到国民政府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现实。长沙新闻记者联合会的职业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其他文献
我国小中型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小中型企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且存在结构单一、信誉低等问题,我国大部分小中型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的发展为降低小中型企业(SMEs)融资约束提供了新角度。供应链的发展减少了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加强了上中下游企业的互联互通,打破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经济增长规模以及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得到扩大和提升,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经济发展既关注规模,也关注质量,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或者经济增长的质量,都不能称为经济取得长远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深刻影响到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国际地位的高低,因此各个国家都将经济发展放在了首要地位。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至今已走过四十余年,在这四十多年里,一代又一代
路易·阿尔都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科学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清算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人本学,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庸俗化,阿尔都塞用当时风靡法国的结构主义的方法去阐释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为核心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解读,其理论学说被称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本文研究了阿尔都塞理论特殊的历史语境,对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命
俄罗斯联邦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自称是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继承者,在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指导下,于1999年2月20日在莫斯科恢复重建。从1999年重建至今,俄罗斯联邦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整整21个年头。笔者力图通过对俄罗斯联邦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研究,系统梳理其发展历程、着重阐述其理论主张及实践活动,深入探讨其得失成败以及其对中国共青团的现实启示。本文由绪论、正文(1—5章)、结论三部分构成。
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人才资源对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作用。而在上市企业两权分离的大背景下,管理者往往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在决定企业战略目标、战略实施并转化成企业的绩效成果的全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企业不论是想要进一步提升绩效,还是想要赢得社会群体和政府的支持,都必须重视管理人才的选拔和考核。在以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软件CiteSpaceV对国内外研究管理者和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分化趋势加剧,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压力。作为中国经济微观基础中主体数量最多的小微企业,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微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可谓意义深远。银行业对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是保证小微企业永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银行业如何有效规避小微企业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亦是重要研究的课题。对此,本文以“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防范”为主题,通过选取个案研究,
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开放资本账户为资源合理配置发挥了诸多积极作用。继经常项目完全开放后,我国的国际贸易水平快速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2年表明国内外各种因素已为我国资本账户可兑换创造了良好发展境遇,这意味着未来一定时期,资本账户开放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上世纪末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提醒我国在资本账户可兑换的进程中仍然需要谨慎防范带来的负面冲击恶化形
银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外部宏观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商业银行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盈利能力的比较,受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和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冲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显著地下滑趋势,传统经营模式亟待变革。因此,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扭转盈利困境,寻求新
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离不开农民的富裕,如何实现占全国人口比重为52.6%的农民的富裕,是当前和今后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富裕农民?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是当前需要迫切探索并解决的重要问题。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进一步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致富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
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持续推进,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电力供应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不得不继续向欠费企业供电,从而导致企业陷入越供电欠缴电费越多、不供电将失去客户的两难困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电费催收部门的绩效考核日益重要、压力也日益增大。因此,如何设计符合电费催收部门自身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电费催收绩效,是供电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以M供电公司的电费催收部门为研究对象,试图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