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是怎样炼成的——性别比与中国女性初婚的实证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制度变革和教育的经济回报等方面的原因,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自90年代末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生和研究生入学人数迅速增加,随着受高等教育女性的人数不断增多,同等学历水平下的男女性别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高校扩招后,在校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数量在增加,并且在高校新入学者中的比例也在持续提高。受传统婚配模式影响,当受教育程度性别差异缩小甚至消失时,尤其是高学历人群中男女性别比降低时,便会出现高学历女性婚姻匹配困难的现象即高学历婚姻市场上女性的婚姻挤压。  本文实证地研究了婚姻挤压即性别比、同教育水平性别比对中国女性初婚决策的影响,并重点关注高学历女性的婚姻挤压问题。文章利用2010年CFPS数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81-2010年全国各省总体人口数性别比数据以及《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4,1996-1999,2001-2010这16年各省份分两类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的男女抽样调查数据,估算省、市县性别比、同教育水平性别比对女性初婚年龄和成婚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低学历女性的初婚决策易受总体性别比影响,高学历女性的初婚决策易受同教育水平性别比影响。当考虑高学历女性婚姻决策并把教育水平分为高中及以下、专科及以上两类教育水平时,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各省高学历人群(结婚当年)性别比每增加10个百分点,高学历女性初婚年龄约提前0.5岁;各市县20-34岁青年高学历性别比每增加10个百分点,高学历女性成婚的概率增加1.34个百分点;当把市县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婚姻市场时,城市高学历女性婚姻受教育性别比影响更为明显,城市中高学历性别比每增加10个百分点,高学历女性成婚概率约增加1.6个百分点。
其他文献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和水(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在230 nm波长下对15%唑啉草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可分散油悬浮剂进行分离和定
【摘 要】:实验教学要善于创新,勇于改革。以学生为主题,改革演示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传统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 改革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75-01    实验教学不仅是建立基本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