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力量,然而其现状却总不尽如人意。虽然国家职能部门及广大高校大力发展基于国外先进理念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但是,这些改革措施必须依靠职业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因此,为了要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有所提高,就必须增加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和研究。本研究选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发项目中的专业教师标准为内容,以当下较为热门的电子技术类专业为例,结合13年国家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试行)》),深入中职学校进行访谈调查,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验,遵循科学性、全面性、时效性等原则尝试制定出中职电子技术类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框架。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本研究的当前研究状况和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和国外相关的文章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对研究进程规划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详细分解和阐述。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中职学校和企业的调研情况和结果,总结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双师型”教师比重和质量不高、专业教师入职标准缺失、专业教师来源渠道负责等,并总结了电子技术类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启示和中职毕业生知识与技能要求。第三部分,分析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在功能、结构和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总结了国外标准注重职业道德训练、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入职的强制性规范等成功经验,为我国中职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指明了道路。第四部分,提出制定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要以《标准(试行)》为模型依据;以欧美大陆发达国家较为先进的职教教师专业标准为借鉴依据;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为政策依据;调研数据为实证依据。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专业性、时效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将中职电子技术类教师专业标准分为职业道德与基本素养、职业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等四个维度共八十项基本要求进行设计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