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爪鳖和山瑞鳖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及其在龟鳖目中的系统学地位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h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龟鳖类是地球上古老且形态最为特化的一支爬行动物,全世界现存龟鳖类约有450余种。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负面作用、药用的过度开发以及宠物贸易的影响,龟鳖资源正日趋减少,有些种类已处于濒危,甚至有些种类尚未来得及被科学家鉴定,就已经绝灭。因而研究龟鳖类动物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是共价闭合的双链DNA,大小约1523 kb。由于线粒体具有结构简单、呈母系遗传、很少受到序列重排的影响等特点,已成为研究动物进化和系统发生的重要分子标记。至今(2010年5月),GenBank正式公布出的龟鳖类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只有34种。显然,此对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研究龟鳖目动物的系统发生是有限的。本研究采用PCR、LA-PCR及测序技术获得了两爪鳖(Carettochelys insculpta)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分析了各基因组特点。两爪鳖和山瑞鳖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6 439 bp和17 243 bp,均包括22个tRNA、2个rRNA和13个蛋白编码基因及一个非编码控制区(Control region,CR)。它们的基因组结构、基因排列顺序和碱基组成均与典型的脊椎动物相似。山瑞鳖NADH3基因的第214位点存在额外核苷酸插入,但在两爪鳖中则没有发现。两爪鳖和山瑞鳖的控制区序列长度分别为972 bp和1 736 bp,均发现有终止相关序列(TAS)、保守序列框(CSB-F和CSB1-3)等几个保守序列区;在两爪鳖CR区的3’末端,发现有CA和AT两种基序(motif)的串联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分别为9次和16次;在山瑞鳖CR区的5’末端,存在一个长为50 bp (ATTTT ACTTT TTTTT CTCT CCCGC GCCCA AGAGATATAAAACCCCTGTAT)的长片段串联重复序列(重复5次),在其3’末端发现有TATAT基序串联重复序列,重复43次。本文结合从GenBank上检索到的另外15种龟鳖动物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以两种鳄做外群,基于线粒体1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合并序列数据,采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NJ),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nomy method,MP),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和贝叶斯(Bayesian inference,BI)重建了龟鳖类动物的系统发生树,以期探讨两爪鳖和山瑞鳖在龟鳖目动物中的系统进化地位。在NJ树和MP树中,龟鳖目被分为三大支:侧颈龟科(Pelomedusidae),两爪鳖科(Carettochelyidae)和一支由其它15种龟鳖类聚成的进化支,此结果支持将两爪鳖科提升到亚目的水平。然而ML树和BI树则支持两爪鳖科和鳖科构成姐妹群,再同其它曲颈龟物种共同聚为一支,支持将现今龟鳖类分为两大支:曲颈龟亚目(Cryptodira)和侧颈亚目(Pleurodira)。此争议还有待于采用更多的分子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在鳖科中,4种树拓扑结构完全一致(仅在置信值大小上略有差异),均显示山瑞鳖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首先聚在一起,构成姐妹群。然后,依次与马来鳖(Dogania subplana)、非洲鳖(Trionyx triunguis)、印度箱鳖(Lissemys punctata)聚集。因此我们认为山瑞鳖与中华鳖亲缘关系最近。
其他文献
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又名鸭脚板,属于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为药食两用植物,嫩苗及叶可供蔬食,全草及根可提取芳香油,全草及果可入药,果实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油漆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还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其营养价值的分析、挥发性成分研究、功能性及毒理研究、形态解剖学研究以及种子特性研究等方面
本文主要研究了J-环,CN-环的(强)正则性,全文共分二章.第一章通过例子说明J-环与约化环,ZI-环,拟ZI-环不具有包含关系.研究了J-环的强正则性,证明了当R是J-环时,如下条件等价:(1)R是强正则环;(2)R是左(右)SF-环;(3)R是左GP-V-环,且R的每个极大本质左(右)理想是GW-理想;(4)R是左弱正则环,且R的每个极大本质左(右)理想是GW-理想.第二章主要研究了CN-环的
本文分成两个部分,共三章.第一和第二章,我们分别在复空间形式和四元射影空间中研究常数量曲率的子流形,得到了这类子流形的一个分类.在第二部分里,我们研究了拟复空间即广义的复空间形式中的2-调和子流形,得到了一些刚性定理,并推广了相关结果.此外,我们在附录一中给出了一类多项式(α,β)-度量成为射影平坦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并且构造了一类旗曲率K=1的射影平坦Finsler度量.
近年来,随着激光冷却和囚禁技术的发展以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部分原子体系中的实现,原子极化率和色散系数的计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碱金属原子间长程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概括地说,本文联合运用模型势方法和稳定变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基态碱金属原子间的长程相互作用。其优点在于:模型势方法便于确定碱金属原子的基态波函数;稳定变分方法便于计算原子的极化率和色散系数—计算精度高且收敛迅速。具体
自从OCS分子被证明是一个超冷纳米液滴的理想“探头”以后,近些年来实验和理论上对稀有气体(Rg)原子和OCS分子组成的体系的光谱研究越来越关注。这些研究致力于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这些弱束缚分子动力学。本论文对Kr-OCS体系的势能面和束缚态能级作了系统的研究。采用超分子耦合簇理论CCSD(T)方法,以及由原子中心高斯基组(对Kr原子采用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有效核势(ECP)基组aug-cc-pVQZ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是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之一,以NAD+或NADP+为辅酶催化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酮戊二酸,CO2和NAD(P)H,为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及为氨基酸合成提供前体物质。根据辅酶特异性,自然界中的IDH可以分为两类,NAD-依赖性IDH (EC1.1.1.41, NAD-IDH)和NADP-依赖性IDH (EC1.1.
原子激发态的光电离截面是原子光电离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指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时,原子从某个能级发射出一个电子的几率大小。本实验运用饱和技术准确测量了过渡金属Ti、V、Cr、Fe和Co原子部分激发态光电离截面。实验结合激光烧蚀技术和超声分子束技术制备自由原子,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研究原子激发态光电离,光电离产生的离子由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在275nm-365nm波长范围内,研究了过渡金属原子
第三纪孑遗植物进化历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气候环境变迁对生物的遗传组成、种群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而且可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在广泛群体取样的基础上,利用mtDNA(nad1、nad4)和cpDNA(trnS-trnG、rpl16)基因片段对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地区、进化历史悠久的重要森林树种黄山松及其近缘种(分布于琉球群岛的琉球松和分布于台湾岛的台湾松)展开了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
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属于世界性分布的昆虫。由于人为因素的结果,可能17,18世纪传入我国,目前在我国各地也都有分布。目前,关于蝶类高级分类阶元的科学界定目前还存在一点疑点;同时,有关它们基因组水平上的分子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还未见任何报道。本研究以菜粉蝶东方亚种为粉蝶科的代表性材料之一,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长PcR技术和引物步移法扩增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同时对
图形适应是视觉心理学和视觉细胞对视觉刺激反应的重要特性之一。高对比度刺激适应能选择性地降低对下一个相似的视觉刺激图形的对比度感知,这种知觉现象叫作“图形适应”。本文通过在体细胞外单细胞记录技术对衰老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对图形刺激反应适应性变化及其脑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细胞外单细胞记录技术比较青年猫和老年猫初级视皮层(V1)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图形适应性强度,结果发现,老年猫V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