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自然资本之一,但却是极其敏感、不稳定的,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且偏离后往往是难以修复的。当前国内外对城市景观规划研究主要集中于“现代”、“观光”的规划上,对湿地景观规划的研究极少。本文在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生产性景观和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国外以及国内生产性景观及湿地景观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出当前对于湿地开发生产性景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湿地、湿地景观、生产性景观以及生态性景观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并结合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杭州水榭山湿地景观进行研究。首先对杭州水榭山湿地景观开展生产性景观进行整合分析,明确湿地生产性景观的项目地位以及整合方式,并提出当前湿地生产性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湿地生产性景观规划的选地问题进行分析,明确项目的选地现状及特点;在明确湿地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对杭州水榭山湿地景观进行规划分析,主要包括杭州水榭山湿地生产性景观的总体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规划设计内容,充分利用地域和环境优势,对杭州水榭山生态湿地景观进行精细的设计规划,主要包括景观的结构、功能分区、交通状况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建立三大基础模块分别为运动游憩休闲区、农耕种植体验区以及鸟类栖息保护区,基于此,从道路设计、建筑设计、植物景观设计以及地形设计分析了杭州水榭山湿地景观的规划过程;最后阐述了杭州水榭山湿地生产性景观的艺术性表达。通过对杭州水榭山生态湿地生产性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选择运用生产性景观时,必须要适应当地的条件,选择具有当地文化特色且易于种植和成长的生长性景观。(2)在选择运用生产性湿地景观规划时,必须从生态、旅游、农业等方面考虑,加强对湿地资源和可持续性资源的保护,选择提交经济效益、促进观光的生产性湿地景观。(3)在营造湿地生产性景观的空间时,必须尊重原址、改进空间格局、挖掘地方特色、调整水岸边界线、重建护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