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指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形势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灵魂,体现在公共管理领域,就是要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升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但与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相悖的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实情况中出现了诸如供需无法匹配的问题,需要进—步做出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因此,本研究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作为研究对象,将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山东省泰安市作为研究地区,以服务三角模型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理清研究思路,利用比较研究法对泰安市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并运用实地访谈法提前设计访谈提纲,以泰安市居民及相关政府工作人员为访谈对象,收集泰安市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的问题。本文从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两方面对泰安市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的概况进行总结。在供给内容上,市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日臻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建成,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能够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在供给方式上,泰安市既有政府直接供给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有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间接供给的公共文化产品。但是,泰安市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仍然存在诸如供给内容不充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匮乏、政府购买承接组织不足和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不高等较为典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设施建设不达标,基础公共文化活动供给欠缺,弱势地区倾斜不足,特殊群体服务不够,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少,政府购买投入低,评估制度缺乏,考核指标难以落实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服务三角模型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的对策建议。要向农村倾斜体现均等化,建立群众征询反馈制度,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丰富政府购买方式,强化人才引进政策,提高承接组织积极性,多主体配合监管,引入群众评价制度。通过这些途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效能,满足公民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