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下,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建设也成为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人们生活幸福指数高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快慢的重要标志就是优美的人居环境。习总书记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作出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指示。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地处吉林省东部边境生态发展带上,是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通白次区域的重要支撑城市,是以能源、食品和冶金工业为主的工贸城市。2015年生产总值(GDP)占全省东部地区的26%。白山市中心城区包括浑江区和江源区,构成双中心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江源区因浑江之源而得名,与浑江区相邻,区域面积1348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的49%,承担城市商贸、旅游等服务职能。2015年江源区生产总值(GDP)占白山市生产总值近21%。江源区具有长白山地貌地域特色乡村代表性,城镇化率较高,而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质量却不高,故选取江源区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人居环境相关研究理论的梳理,结合江源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江源区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原因,运用层次分析法,应用本人近十年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以及实践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构建反映江源区人居环境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江源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研究。本人实地调研了全区60个行政村,从中分出不同区域和类型,最终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村庄进行研究。为了检验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另外选取相同类型和数量的村庄进行研究分析,并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以此实例来验证评价结果,避免了研究的主观性。在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科学的分析后,提出江源区人居环境的优化对策,直接为人居环境建设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主要研究结论:江源区城乡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不高,人居环境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多,人居环境优化应以生态城市为理想目标,实施生态城镇化建设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