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是影响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语动机研究在近几十年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国外很多实证研究已明确表明,外语学习动机是最能预测外语学习结果的个体差异因素之一,远高于其他个体差异因素的预测效度。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经验也证实了外语学习动机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外语学习动机理论与实证研究一直是人们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国外最新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当属Dornyei(2005)教授提出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L2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L2MSS)。该理论提出了二语动机研究的许多新观点,如二语动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二语学习经验”概念的提出、关于传统“融合型动机”概念局限性的论述、对传统工具型动机构念的进一步细化等。Do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在新世纪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在此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探索北京地区大学生二语动机的特点,主要的研究问题有:1)大学生二语学习动机与动机三维度的关系;2)不同二语水平的大学生动机三维度的区别;3)父母、老师、同学对二语动机的影响;4)二语动机三维度的性别差异;5)来自城市、中小城镇、农村地区学生动机三维度的区别。本文利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问卷是在前人研究相关问卷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首先将问卷译成汉语,并进行试测,根据结果对原问卷略作改动,保证问卷易读易理解。问卷包含64个问题,采用陈述句形式,主要包含动机的12个维度,分别是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二语学习经验、工具型动机、家庭影响、教师影响、同学影响等。问卷采用里克特1-5级量表,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是2012级326名大二本科生。语言水平采用被调查学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即2014年6月参加的全国公共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利用SPSS17.0进行可信度检测、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发现:1)二语学习动机主要受理想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验的影响,其中二语学习经验对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最大,调控能力最显著;2)理想二语自我与英语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应该二语自我紧随其后,二语学习经验与英语水平相关性较弱;3)二语学习动机主要受教师和同学的影响,家长的影响较小;4)男女生在动机三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二语动机三维度值普遍高于男生,且女生的二语水平明显高于男生;5)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动机三维度并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1)鉴于理想二语自我在动机中的导向作用和重要的影响,教师应积极建立大学生的理想二语自我;2)重视二语学习经验。成功的二语学习经验和体会有助于增强二语学者的自信和学习动力,大学生二语学习经验过程中涉及到各环节,包括教师、同学以及课程等,教师应在这些环节中去积极调动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3)平衡的二语动机观。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各组成部分并不是孤立的,相反动机是受到多种动机变量的综合影响,它们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最终对动机产生作用;4)动机的男女差异性。二语动机性别的巨大差异在教学过程教师应因性施教,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介绍与性别相对应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增强动力,提高外语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