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要不一致而导致的大学生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出台了引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的相关政策,而其中解决的关键就是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因此,了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因素并且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不仅能推动院校顺利地转型,而且能更好地缓解大学生就业率低等问题。 本研究以甘肃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者随机抽取了甘肃省12所地方本科院校中6所院校的30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其中对264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研究结论如下:1.教师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认知仍然是不到位的,处在浅表层次;2.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或少量实践教学的教师占多数,将教学仅仅看成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水平为衡量标准;3.自我主动发展能力方面,职称为教授与副教授以及学位处在博士的教师的自我主动发展能力是最强的。4.科学研究能力方面,总体来说科研能力较低:34.47%的教师没有发表过论文;仅有13.64%发表到了国家级刊物。5.参与企业实践能力方面,由于缺少可行性法律、学校相关制度不完善以及教师自身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造成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能力低的现状。 由此,论文从以下几个层面提出了对策:1.个人层面,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真正实现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实践能力发展规划是努力的方向;主动学习是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不竭动力;教学反思是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2.院校层面,转变办学观念,合理定位;全方位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自我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组建科研团队;校企合作,互利共赢;规范校内培训,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3.政府层面,建立地方政府师资培训基地,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校企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