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父母也因为工作、学习等各方面原因与孩子长期分离,大量城市儿童也成为了留守儿童大军中的一员。相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相对富裕的家庭环境和城市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导致城市留守儿童面对更多的诱惑,更容易受各种不良行为的影响而误入歧途。相对富裕的家庭环境和物质生活,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接触,家庭教育和爱的缺失,城市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逐渐呈现和引起学者关注。攻击性行为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近些年来中学生的暴力问题呈现增加的趋势,怎样减少并防止中学校园暴力行为事件,减少学生的攻击性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探索城市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安徽省蚌埠市T中学的城市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人口学问卷、Buss-perry攻击性问卷等测量工具进行了实证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97份。通过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蚌埠市T中学城市男性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要强于女性。2)玩电子游戏频率高的城市留守儿童具有更高的攻击性。3)所玩电子游戏或者所看视频含有暴力因素越高的城市留守儿童具有更强的攻击性。4)监护人职业的社会地位越低,家庭条件越差的城市留守儿童具有越强的攻击性。5)成绩越差的城市留守儿童具有更高的攻击性。6)与老师们关系越差的城市留守儿童具有更强的攻击性。7)没有接受过心理教育课程学习的城市留守儿童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蚌埠市T中学城市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本文最后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对应对城市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方面提出一系列对策。就个人方面来看,本文指出广大城市留守儿童应平和待人,减少摩擦,同时也要主动的减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就家庭方面来看,监护人们应积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也应积极的改变与孩子交流方式;就学校方面来看,首先教师应该树立公平的公正的管理思想,其次应合理分配课程,增加心理教育课,最后应合理规划班级人数;就社会方面来看,首先广大网商和视屏网站应建立更加严格的防沉迷和实名制度,其次广大社会工作者也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一系列行动帮助城市留守儿童摆脱孤单,同时对于已经出现攻击性倾向、行为的城市留守儿童,应广泛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其减轻攻击性倾向,化解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