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治疗模式、放疗计划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Ⅰ期局限鼻腔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单纯放疗与放化疗综合治疗的比较目的:观察不同危险因素下的Ⅰ期局限鼻腔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单纯根治性放疗与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所有病理证实的Ⅰ期局限鼻腔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按年龄是否超过60岁,有无淋巴瘤B症状,乳酸脱氢酶是否升高和ECOG评分是否≥2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分为无危险因素和有任一危险因素组。分析这些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和治疗的毒副反应以及相关的预后相关因素。放疗为区域野照射50Gy,化疗为CHOP或DICE方案2-4疗程。结果:自2005年9月到2012年12月共收治129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其中单纯根治性放疗57例,放化疗综合治疗72例;129例中中无危险因素的有69例,有危险因素的60例。中位随访期46.5个月。全组4年的OS为86.1%,4年PFS为82.7%,4年FFFS为84.2%,4年LCP为92.8%。在无危险因素组,单纯放疗与放化疗综合治疗相比,4年OS,PFS,FFFS和LCP均无统计学差异;同样的,在有危险因素组,单纯放疗与放化疗相比其生存和局控也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治疗毒副反应也无差异。截至随访日全组共有21例全身复发,局部复发9例,其中单纯局部复发2例。全身复发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和乳酸脱氢酶升高与否是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结论:局限鼻腔的Ⅰ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在本研究可以发现单纯放疗与放化疗综合治疗,化疗的加入为未能提高生存率和局控率。在无年龄大于60岁,LDH未升高和无B症状等危险因素下,根治性放疗的疗效肯定。而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虽未能从化疗获益,但因本研究存在少许的偏倚,更有说服力的结果有待前瞻性研究的开展。另外在这些早期局限鼻腔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仍有相当的全身治疗失败比例,更有效的化疗方案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第二部分:Ⅰ期低危局限鼻腔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和序贯治疗的Ⅱ期临床试验目的:研究Ⅰ期局限鼻腔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无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放疗联合同期及序贯替莫唑胺单药化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材料与方法: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病理证实的Ⅰ期局限鼻腔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无B症状、LDH升高、ECOG评分≥2、淋巴结受累、肿瘤超出鼻腔等不良预后因素。给予根治性放疗50Gy,同期替莫唑胺75mg/m2化疗,放疗结束后序贯替莫唑胺150mg/m2 D1-5化疗2程。观察该治疗的毒副反应和局控率及生存率。结果:共入组2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全组患者对治疗耐受性良好,均完成全部治疗。放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为放疗期间的急性粘膜反应,有19例出现了Ⅱ-Ⅲ度的粘膜反应,1例Ⅳ度粘膜反应。化疗的副作用为Ⅰ-Ⅱ度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经药物对症处理后均缓解。3年的OS、PFS和LCP分别为95%、90%和100%。结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和序贯治疗Ⅰ期低危局限鼻腔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第三部分:Ⅰ-Ⅱ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比较目的:比较Ⅰ-Ⅱ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束流调强放疗与三位适形放疗计划及相关的临床结果材料与方法: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4例上呼吸道的Ⅰ-Ⅱ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疗50Gy,部分患者接受了2-4程的诱导化疗。47例患者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3DCRT),47例患者时束流调强放疗(IMRT)。比较这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参数以及两种放疗计划照射后患者的局控率,生存率和治疗毒性。结果:从剂量学分析,束流调强放疗比三维适形放疗对靶区的覆盖更好,有更好的剂量分布均匀性。但是在46个月的随访期内,束流调强放疗并未提高4年的总生存和局控率,其4年生存率分别为3DCRT的80.9%和IMRT的82.7%(P=0.87),4年局控率分别为3DCRT的86.3%和IMRT的88.9%(P=0.85)。在18例颈部也接受放疗的患者中,束流调强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的腮腺剂量更低。所有剂量限制器官在两种放疗计划中都严格按照要求达到剂量限制目标,全组Ⅲ-Ⅳ的长期毒副反应出现。结论:束流调强放疗对靶区有更好的剂量覆盖,虽然这种剂量学优势不能转化为生存和局控的获益。根治性放疗50Gy对于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是安全有效的。束流调强放疗对有颈部照射的患者能更好地控制腮腺的剂量。第四部分:Ⅰ-Ⅱ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EB病毒DNA拷贝数与预后相关性的初步研究目的;研究外周血血浆中的EB病毒DNA拷贝数的定量变化对于Ⅰ-Ⅱ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在疗效评价及预后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采集Ⅰ-Ⅱ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血浆中EB病毒的DNA拷贝数。分析血浆中EBV-DNA拷贝数与治疗疗效以及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2005年7月至2009年2月共获取了70例初治的Ⅰ-Ⅱ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样本,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血浆EBV-DNA拷贝数为0-1.02*107拷贝/ml。比较这些患者治疗前血浆中EBV-DNA与生存的关系,发现≤104拷贝/ml与>104拷贝/ml的5年OS分别为82.1%和48.4%(P=0.001),两者有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EBV-DNA拷贝数较治疗前降低者,与治疗后较治疗前未降低或升高者相比,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4%和46.7%(P=0.031),同样有统计学差异。全组70例患者治疗前的EBV-DNA拷贝数若≤104拷贝/ml,则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为62.1%,若>104拷贝/ml,则完全缓解率仅为37.9%,P值为0.019。结论:外周血血浆的EB病毒DNA拷贝数是一个对治疗疗效和预后有意义的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闸,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此同时,深港通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两地股票市场联系愈加紧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两
等级保护制度已经被列入国务院<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之中.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曾经指出,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要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
在中西方,文化景观概念的形成均经历了长时期的积淀,各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西方各国经过19世纪工业文明后的深化认识与研究,特别是20世纪中叶对环境的关注,至20世纪下半叶将
会计信息是记录企业业务经营状况、成果、现金流量的各种资料数据,可以通过财务报表、报告、附注等形式传递给企业投资者、债务人、债权人等现时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一套有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术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后存在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开始逐渐重视住宅和建筑物的安全。在装配式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不要忽视预制构件的现场拼装问题。对于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的安装,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把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领域滋生蔓延,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商业贿赂治理也成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务问题。本文以防范商
目的评价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状态不明体力状况较差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就诊的27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
以高丛蓝莓‘蓝金’为试材,研究不同防寒方法对蓝莓生长微环境和越冬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防寒对袋内日最低温度、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影响不大,但对空气相对湿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