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国上下大力推进基本医疗全覆盖工作,医保待遇逐年提高,我国各大城市医保基金的支出呈连年上升趋势,同时,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也对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加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迅速增长,这与有限的医疗资源的供应形成了一对矛盾。目前,全国医保基金尚能基本保持收支平衡,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服务需求增长的趋势难以改变,医保基金要继续保持收支平衡,必须采取有效的支出控制政策。国家人社部等三部委于2012年底颁布了《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文件指出,我国医保工作的基本制度已建立,政策上正逐步实现全覆盖,参保人数连年增加,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要按照国务院“新医改”方案的指导思想,转向提升保障水平和改革医保付费方式。随着医保基金预决算工作的开展,对医保付费方式的改革要和医保基金的预算相结合,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工作,以保证医保基金健康持续的运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总额控制对控制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起到积极作用,但如何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同时,保障参保人员权益、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和促进医疗机构发展?作为对医保费用控制手段的总额控制政策,如何与几种常用的医保付费方式相结合才能发挥效用最大化?成都市从2013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开展该项工作大半年以来,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政策制定相关部门及时调整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以求更好的落实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由于是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尚处在探索中逐步完善的阶段,目前正在实施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政策有何不足,能否有更优化的措施?本文拟通过对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政策制定的研究,对几种常用的医保付费方式的分析,结合成都市医保付费现状,探讨成都市目前正在实施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