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翼状胬肉与泪膜功能异常间的关系及其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选取2003年7月—2004年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36例。以翼状胬肉眼为病例组,另一只眼为止常对照组。分别对两眼依次行Schirmer Ⅰ试验、BUT检查、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组间差异。另选取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标本19例,与正常尸体眼结膜比较,行常规HE染色及MUC5AC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翼状胬肉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和MUC5AC粘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病例组的Schirmer Ⅰ试验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T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膜鳞状化生级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以1级和2级化生为主,并可见采集标本时获取的细胞数量较少,粘蛋白增加。结膜鳞状化生级别与BUT值存在负相关(p<0.05)。翼状胬肉上皮层及基质浅层成纤维细胞增殖,同时伴有新生血管形成及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MUC5AC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表达增加,主要集中于上皮杯状细胞的胞浆中。MUC5AC染色级别与BUT值存在负相关(p<0.05)。 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泪膜功能异常,表现为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翼状胬肉表面结膜鳞状上皮化生,粘蛋白增加。组织病理学表现以增生性病变为主。MUC5AC粘蛋白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表达增多。BUT值和结膜鳞状化生级别、MUC5AC染色级别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