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治权威与老人福利——以山西龙门村老年人状况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y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超过城镇,农村老人的福利问题成为了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到现在,老年人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沿袭千年的家庭养老逐渐的在转变。尤其是作为养老制度不够完善的农村来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呈加快趋势。农村老年人福利成为影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反映了村治变迁中村庄权威的转变。因此,以老年人福利状况为基础,解读村庄治理过程中权威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带头羊,其高额的社会福利和完善的老人福利制度让许多城市都为之侧目,同样,高度的村庄权威在村庄治理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然而,致富前的龙门村却只是个靠水吃饭的小村庄,经济状况极为落后,老年人福利更是未能上升到村庄公共事务层面。那么,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村庄经济形态的变迁中,老人福利有着怎样的变化,村庄权威的形态和特点有何转变,这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文章试图以老年人福利为切入点,从历史变迁的角度阐释老年人福利与村庄权威的契合,着眼于“福利型权威”的树立。文章以经济形态变化下养老方式的嬗变为主线,从家庭养老到村庄养老,说明了伴随老年人福利改变而来的是村庄权威的再生,然而在集体经济出现困境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老年人福利是一个现实问题,为此,借助于集体经济繁盛的状况下所带来的社会养老方式,接续村庄养老,走向一种可持续的福利供给和权威生产。
其他文献
本文以信息网络背景下的桂林市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唯物辩证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六种方法,对桂林市基层宣
从2000年到2011年,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深刻的调整。在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背景下,美国的地区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美国的朝鲜政策就是在美国全面调整其全球战略和地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