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鲁迅作品的戏剧改编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hh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经典的魅力是巨大的,鲁迅作品作为当之无愧的文学经典,持续受到文学改编者的青睐。鲁迅作品戏剧改编,不仅传播了鲁迅作品,而且把鲁迅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产生具有时代意义的文艺作品。纵观鲁迅作品戏剧改编简史,新时期以前的戏剧改编是以忠于原作的、单一作品的改编为主,而新时期以后的戏剧改编既有单一作品的改编,又有多个作品的杂糅改编,同时注重改编手法的新颖性和改编风格的多样化。  本文运用阐释学、互文性理论和文学社会学理论,依据年代进行分期,选取新时期以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广泛的戏剧剧本进行细致的评析,并对鲁迅作品戏剧改编史进行梳理,具有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  陈白尘、梅阡改编的戏剧作品受“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思潮影响,在改写的过程中,注重反思与期盼,反思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期盼人性得到解放,富有启蒙色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曾力、郭文景共同改编的歌剧《狂人日记》注重表演形式的创新,陈涌泉改编的曲剧《阿Q与孔乙己》运用幽默化的台词,喜剧化的情节,真实地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双重性,真正地实践了寓喜于悲。黄金罡、刁奕男各自改编的实验话剧《阿Q同志》受西方形式主义思潮的影响,彻底解构小说《阿Q正传》的语言、情节、人物与主题。  新世纪以来的戏剧改编,倾向于遵从鲁迅作品。短剧《聪明人·傻子·奴才》亦步亦趋地模仿了鲁迅作品的语言。豫剧《伤逝》和话剧《伤逝》在情节安排与人物设置上忠于原作。史诗剧《鲁迅先生》试图展示原作真实的创作背景。京剧《阿Q》和河北梆子《阿Q正传》使众多人物角色富有“阿Q”的性格,并拓展了原作的主题内蕴。话剧《祝福之夜》注重鲁迅作品的时代意义,剧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余论重点探讨两种“形同实异”的改编方式,一种是借鲁迅之名,虚张声势的改编,一种是高屋建瓴地把握鲁迅作品精髓的改编,探讨辨别二者的标准,并指明鲁迅作品戏剧改编之路。
其他文献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他的作品在日本文坛独树一格,从与众不同的视角向读者展示当代日本青年一代的生存现状和人生态度。现代人
其貌不扬的土豆学名马铃薯,只要将其种在地里就会生长出来,不仅产量高,而且容易储存和携带。很多时候土豆还充当了军粮中的主食,但它的出世过程却被赋予了许多传奇的故事。70
框架构式是汉语中一种常见而又颇具特色的句法结构,本文以上古汉语为基本语料,对上古汉语中常见的框架构式进行系统整理,选取部分典型的框架构式,运用构式语法理论、语法化理论,探
1前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用户对业务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运营商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要创造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以提升用户感
期刊
针对手工焊接作业效率低,焊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基于柔性设计夹具思想,设计了机械式精量穴播器腰带总成柔性焊装工作站,它由腰带夹具系统、鸭嘴-合页夹具系统、鸭嘴部件输送
In this work,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of water vapor on untreated silica gel and silica gel treated with hygroscopic salts and silane co
自从我国制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计算机技术开始全方位贯穿至人民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之中,截止至今,计算机网络获得突发猛进的发展之余,更衍生出诸多网络维护工作挑战困境
期刊
我们已经进入到解读“人之书”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类已开始从分子水平理解自身。2000年6月26日,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人类基因组草图宣告完成,世
计算机在当前社会各领域的应用非常的广泛,而且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目前计算机业已成为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一部分。然而,如何有效解决硬件故障问题以及做好维护处理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