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的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组织和学者关注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它的存在和扩大,必然会影响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也在不断扩大,影响着全省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研究,以1999年—2008年十年间河南省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极差、标准差、加权标准差代表的绝对差异和极比、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代表的相对差异两种测度方法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进行测度。对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十年间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有增有减中波浪式扩大的结论;以2008年河南省18个市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发展三个方面16个指标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8个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综合评价值,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将河南省18个市划分为经济发达型、经济发展型和经济欠发达型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国外相关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以及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二章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第三章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成因进行分析,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因素。第四章提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首先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进行评价,接着从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积极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极和产业发展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构建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四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