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认识更加深刻。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与保育既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现代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不能替代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探索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与服务机制,分析和探讨人为影响下生态系统发展演化的趋势,从而更好地维持和保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界研究的前沿课题。 本文在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产生和发展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以甘肃省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利用ARCVIEW和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甘肃省景观系统进行分类,结合景观指标计算软件FRAGSTATS计算出了甘肃省景观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E)、斑块分维数、聚集度指数以及斑块的破碎度指数。通过这些指数的分析表明:①甘肃省以草地景观为主,斑块数较多,大小斑块间差异较大,斑块形状较复杂,自相似程度较低,区域总构形较复杂;②区域总构形以大斑块为主体,呈聚集型分布,构成景观主体的是山地丘陵草地景观和裸地景观;③随着人类干扰强度增加,景观多样性下降,均匀度降低,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从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六个主要方面对甘肃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阐述。为了更好地说明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通过植被类型图模拟了潜在生态系统,根据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年平均价值一览表查得各服务功能单价值,将其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计算并与现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比较得出:由于现实生态系统人为的干扰作用,使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降低了1022.85×10~6美元。结合景观格局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由于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认识不够,长期以来,人们重利用,轻建设,轻管理,使得生态系统破碎化加剧,服务功能降低。因此,今后要在景观层次上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与保育工作,维持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