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影子银行的发展虽然已经日趋成熟,但影子银行起的负面作用却不可忽视,尤其是影子银行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发挥的负面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影子银行隐藏的风险。近些年,我国开始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但金融抑制现象仍比较严重。我国影子银行因其逃离监管的特点而服务较为灵活,担保业务、信贷业务、信托业务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不仅能满足资金市场上的融资需求,而且也能缩小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的差距。影子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发展迅速,虽然在我国还没有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其中蕴藏的风险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比较晚,因此,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程度比较低,运作方式比较简单,但随着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现有的法律政策和监管政策无法对其产生约束。对我国影子银行风险的研究能够丰富现有的影子银行相关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满足了资金市场的货币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增长,提高了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隐患。这需要我们对我国影子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更好的防范对策以促进我国影子银行平稳有序地运行。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了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介绍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内外对影子银行进行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这部分运用大量的表格和数据将我国影子银行同传统商业银行和国外影子银行的特征进行对比,探索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定义、发展现状和特征,并展望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前景。第三部分是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风险分析,主要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我国影子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和周期波动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和偶然事件风险。此外,由影子银行带来的监控风险也不容忽视。第四部分是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对策,针对我国影子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从影子银行自身和金融体系两个角度提出了七个解决影子银行风险的对策。我国影子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建立风险备付金制度、建立借贷市场资金审核系统、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和加快影子银行产品创新与开发。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对策有完善与影子银行相关的法律,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和提高影子银行参与者投资意识。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分析了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并进行了展望。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影子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增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对我国影子银行的适度监管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