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高特第一个研究了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并在其《美国工业中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中,以四位数行业分类方法为依据,区分了企业多元化的程度,但研究证明:现实的多元化经营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之后,鲁梅尔特在1974年对美国大企业在1949-1969年间的多元化经营发展中研究发现,围绕核心技能(Core Skills)的多元化经营企业,即相关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具有更好的经济绩效,而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则没有这种经济绩效。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马凯兹和威廉姆森对1981年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随机抽样分析,抽样得到的200家企业,发现超过最优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如果采用战略相关程度实施企业归核化经营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企业究竟是选择多元化经营还是归核化经营,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摆上了企业战略选择的日程。很多研究表明,运用公司战略管理观念的企业比不采用战略管理观念的企业更能盈利,更容易成功。关于上市公司的战略选择与经营绩效问题,国内外学者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一大批处于不同环境和不同发展阶段下的经营企业,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作为先导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在管理模式和企业组织形式上,普遍遵循市场经济的特有规律来运行。我国的旅游上市公司也形成了旅游板块,在中国证券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旅游企业逐渐走向成熟。但是诸如科学城、ST零七、ST张家界和ST东海等经营业绩不佳导致停牌或是被ST的上市公司的案例也很多,这些案例或多或少与企业的战略选择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无论是在公司层战略选择还是公司的竞争层面,公司的战略选择与经营绩效的研究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之前的学者研究的都是企业多元化与经营绩效或是归核化与经营绩效,本文综合考虑企业的多元化和归核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将要分析的是,2006年至2010年旅游上市公司的战略选择是什么样的状态,高度归核化、低度归核化、非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是激励效应还是壁垒效应?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中的旅游上市公司2006-2011年连续六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期望通过旅游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公司层战略选择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差异等问题。在具体的实证研究过程中,首先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137家样本公司的总体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描述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不同战略选择对经营绩效影响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法,对这些初步的分析结果进行深入的回归分析并作稳健性检验,以期为本文的理论假设提供在统计意义上,更为普遍和精确可信的统计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上市公司相关多元化经营绩效优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绩效。即旅游上市公司在多元化经营的扩张中,选择旅游相关产业的多元化经营能够给旅游企业带来更大利润,使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更佳。(2)旅游上市公司归核化程度与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旅游上市公司在归核化途中,应注重归核化程度,归核化程度越高,经营绩效越好。(3)旅游上市公司在战略选择中,选择相关多元化的经营绩效最优。对于不同的公司层战略选择,选择相关多元化的经营绩效整体优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绩效,优于高度归核化经营绩效,优于低度归核化经营绩效。说明不同类型的战略选择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有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对于选择了相关多元化战略的旅游上市公司来说,掌握了相关管理经验和拥有市场核心竞争力,越有利于经营绩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