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框架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作为受众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看世界的方式。《人民日报》以中央级机关报的身份,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以其官方媒体的姿态构建了西藏形象。西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它的区域形象影响着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对藏民族、西藏地区及整个少数民族的整体判断和认知。对于西藏来说,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化脚步的加剧,其区域形象也成为该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众对西藏的认知情况并不理想。而后笔者通过走访调查,选择长期生活在西藏的不同人群进行深度访谈,得出大众媒体在呈现西藏形象时存在报道内容单一、本地媒体发展受限等问题。在对2014—2016年期间《人民日报》中的涉藏报道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其涉藏报道具有报道内容单一、报道碎片化和面孔同质化的特点。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所呈现的西藏形象是一个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大力扶持、经济正在发展及自然风光优美、物种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在传播和建构区域形象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主客观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人民日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建构的西藏形象也具有一定的偏差。最后结合新闻生产理论分析这些偏差的成因,并为媒体更加客观、全面建构西藏形象提出一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