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意识实证分析及其营销意义——以生态旅游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活(LOHAS)生活方式是近两年频繁见诸媒体的营销概念。作为一种由西方“舶来”的市场细分理念,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其乐活程度是否有关系?乐活族是否存在?如果确实有乐活族,他们有什么特点?乐活营销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选取网民为对象,以生态旅游消费为切入点,采用定量分析(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为主,定性分析(文献法、深度访谈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在对乐活意识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消费者的乐活意识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 1.乐活意识程度不同的消费者在“婚姻状况”和“年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已婚者中高乐活倾向占多数,未婚者与之相反;年龄越大,高乐活的倾向越明显。 2.乐活意识程度不同的消费者在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的“选择标准”和“购后评价”层面有显著差异。高乐活意识者的生态旅游消费动机更符合乐活特征。 3.消费者的乐活意识与生态旅游满意度显著相关。乐活意识倾向越高的消费者,其生态旅游满意度也越高。 4.消费者的乐活意识具有层级性,聚类后的乐活群体各有特点。 5.深度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乐活概念持肯定态度,支持乐活营销,有些受访者认为乐活营销对倡导环保、节约能源的社会营销有积极的推动效用。但是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消费过程中会不会受乐活价值观的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经济状况。 最后,综合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结果,本研究总结了乐活概念的营销意义,并对业界实施乐活营销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在晚清的历史背景下,从任何角度来说,王韬都是一个边缘人: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终生与举人无缘;他为官上书进言却终生谋不了一官半职;他信仰中国文化而又因特殊的机遇通晓西学;他忠
斯图亚特·霍尔是伯明翰学派20世纪70年代的顶尖人物,在英国的文化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名声不是基于自己的哪一本书,而是散见的文章和文集的序言。本文正是通过对霍
期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的特殊经济社会组织,在维护新疆稳定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环境呈现怎样的状态?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