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ng9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时期日军在亚洲地区推行“慰安妇”制度,迫使40万妇女成为“慰安妇”,其中中国受害妇女就达到20万,是受害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十几个省份大规模建立慰安所,将诱骗、掳掠等手段征来的无辜妇女关入所内供日本官兵发泄兽欲。湖北省因特殊的战略地位,惨遭日军铁蹄践踏长达七年余,湖北也是受日军“慰安妇”制度残害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日军自1938年入侵鄂东后,便在黄冈、黄石、咸宁、鄂州等地建立慰安所;同年10月26至27日武汉三镇相继沦陷,日军在这里建立起武汉兵站,作为战时大后方开始了长达7年多的占领,伴随着的是包括陆、海军100多个慰安所的林立;接着日军逐渐入侵到鄂东北的孝感、黄陂,鄂中的荆州、荆门、宜昌等地,慰安所也紧跟着日军的步伐遍及上述地区;即使是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3月,在十堰几乎均为山区的地方仍能看到日军慰安所,令人愕然。据已发现的档案、日本战犯笔供、“慰安妇”口述、相关报纸、少数的文史资料等多方证据推断,日军在湖北省至少建立了295个慰安所,是目前发现慰安所数量最多的省份。也因为湖北特殊的战略地位,武汉三镇成为日军作战的大后方,其他地区又有或短或长的兵站支点,更有几次会战的作战前线,慰安所的分布呈现着稳定性与流动性并存的特点。湖北已经是日军“慰安妇”制度实施较为成熟的阶段,慰安所自上而下的建立更加熟练与系统,慰安所管理与运营的整体性与全面性也更具备。依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推算出的24000名“慰安妇”保守推断出湖北“慰安妇”至少35000余名,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武汉籍受害者袁竹林、韩国籍河尚淑、《二十二》电影主人公之一的毛银梅等。就目前而言,在中国各省中,湖北慰安所数量最多,受害人数最多。万恶的军国主义,男女的不平等,以及集体特殊时期的群体狂热等等都是导致该制度产生与发展到如此地步的原因。对该湖北慰安所的梳理,使我们了解到该制度在湖北实施的具体规模,从整体上丰富了“慰安妇”制度历史的全貌与区域细节,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不仅如此,湖北一省切实史料的呈现、受害者证词的相印证,从根本上驳斥了日本政府至今抵赖、否认该制度实施的真实性。铁证如山。
其他文献
校园文化的精髓在于传承、融合与创新。大学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员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所创造、积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以报酬理论为基础,从报酬的权利与业务对等的视角重新探讨和解释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低效的成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报酬理论的基本前提是权利与义务对等;普遍存在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高度致死性和接触性人兽共患病,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一旦发病就意味着死亡。我国是狂犬病高发国家之一,加之疆土幅员辽阔,狼、狐狸等野生动物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牧区牛羊受野生动物攻击而感染狂犬病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山西、内蒙、新疆塔城等地均有牛羊被其咬伤导致其感染狂犬病的报道。羊痘病毒作为痘病毒科的成员,是大型的线形DNA病毒,可容纳大量外源基因而不影响病毒的正常生
宁夏南部山区7龄以上苜蓿草地磷钾元素缺乏,地上植被稀疏,牧草产量低,而且品质差。因此,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比较P-K肥不同施用量(A1-A4分别为:0-0 kg/hm2、75-60 kg/hm2、150-120 kg/hm2和225-180 kg/hm2)和禾草不同补播量(无芒雀麦、披碱草和苇状羊茅按1:1:1进行补播,B1-B3分别为:1000粒/m2、2000粒/m2和3000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术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
在土壤养分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忻府区土壤4种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农田土壤养分中有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较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忻府区农田土壤养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仍有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