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期货市场从诞生开始发展至今历时十余载,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都加入到期货市场中来。期货市场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而正确判断期货价格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货市场自身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棉花期货近些年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是全球最大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因素影响世界棉花价格的走势;另一方面随着纺织品出口量逐年增加,现已经成为我国贸易顺差额最大的产品,关于纺织品的贸易争端逐渐显现而棉花是纺织品的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本文选取了四组数据来对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发现模型进行探讨。其一,反映中国棉花期货价格的郑州商品交易所(CZCE交易所)的郑棉指数;其二,反映美国棉花期货价格的纽约期货交易所美棉指数;其四,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美国商品研究局期货价格指数(CRB指数);以及反映中国棉花现价的中棉指数。对这四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四组数据都是一阶单整过程Ⅰ(1)。通过Granger检验,证明郑棉指数与美棉指数、郑棉指数与CRB指数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非平稳时间序之间的协整关系和作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检验结果表明,这四组数据间不存在协整方程。因此适合建立VAR模型对郑棉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VAR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郑棉指数的走势,可以根据走势对广大棉农、棉纺织企业起到价格指导的作用。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在分析棉花期货价格时引入了近代计量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对棉花期货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经过Granger因果关系及Johansen极大似然检验后,利用VAR模型进行建模。在对模型的模拟效果可以看出,模型可以较好的刻画郑棉指数变动的幅度和趋势。但是在精确度上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期货市场成立时间较短,棉花产品上市不长等因素造成的数据采集量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论文的完成时间有限,侧重对四组数据总体的分析,而没能分别对四组数据进行两两分析、探讨。缺陷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文中大部分统计建模运算是由经济计量软件Eviews完成的。